-
立即冲洗伤口
被蜈蚣咬伤后,应迅速用肥皂水(碱性)冲洗叮咬部位,持续5分钟以上,以中和蜈蚣释放的酸性毒液。若在野外没有肥皂水,可用清水或酒精替代,但效果稍逊。 -
吸除毒汁
用拔火罐、吸奶器等工具尽量吸出伤口内的毒液,避免毒液扩散。注意不要强行挤压伤口,以免加重损伤。 -
局部处理
- 涂抹5%-10%浓度的氨水、小苏打溶液或碱粉调糊,进一步中和毒液。
- 若有鲜马齿苋、蒲公英等草药,可捣烂外敷临时消毒。
-
及时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尽快就医:- 全身症状(发热、恶心、头晕、心悸等);
- 皮肤坏死或伤口感染;
- 毒液残留较深(如蜈蚣口器断入皮肤)。
注意事项:
- 避免用嘴吸出毒液,可能引发二次中毒。
- 冰敷伤口可减轻肿胀和疼痛,但时间不宜过长。
- 蛰伤后4小时内是黄金处理期,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建议野外活动时穿长袖长裤,携带防虫喷雾,避免蜈蚣藏匿的潮湿阴暗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