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出血通常发生在以下几个时间段:
-
产后24小时内:这是产后大出血最常见的时间段,尤其是在分娩后的第一时间段,即产后1小时内。这个阶段,子宫需要通过收缩来关闭胎盘剥离后留下的创面血管。如果子宫收缩乏力,就无法有效压迫血管止血,从而导致大出血。
-
产后2小时至24小时:虽然过了最初的2小时,但仍有发生大出血的风险。此时可能是由于胎盘残留导致,部分胎盘小叶、副胎盘或胎膜残留于宫腔内,影响子宫正常收缩和缩复,进而引发大出血。
-
产后24小时至6周:这个时间段被称为延迟性产后出血,虽然发生的概率相对较小,但仍有可能发生。这可能是由于胎盘组织残留、子宫复旧不全、感染等原因引起的。
-
剖宫产术中或阴道助产术后:这些情况下,由于手术操作可能对产道或子宫造成损伤,也可能导致产后大出血。
产后大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分娩并发症,需要立即诊断和治疗。如果出现异常出血情况,应立即就医。预防产后大出血的措施包括定期产检、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产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