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高血压的形成主要由其他疾病或病理因素引发,具体机制如下:
一、肾脏相关疾病
- 肾动脉狭窄:先天性或后天性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血流不足,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引发血压升高。
- 肾实质病变: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损害肾脏调节水钠平衡的功能,造成水钠潴留和血压上升。
二、内分泌系统异常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肿瘤或增生导致醛固酮分泌过多,引发钠潴留和血容量增加。
- 嗜铬细胞瘤:肾上腺或交感神经节肿瘤分泌过量儿茶酚胺,引起血管收缩和血压波动。
- 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分泌过多导致代谢紊乱,进而升高血压。
三、心血管结构异常
- 主动脉缩窄:先天性主动脉狭窄导致心脏需更大压力维持血流,引发上肢高血压。
四、药物或外源性因素
- 药物影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避孕药、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干扰血压调节机制。
- 药物滥用:如可卡因、安非他命等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压骤升。
五、其他病理因素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夜间反复缺氧激活交感神经,促使血压升高。
- 妊娠高血压:妊娠期生理变化或胎盘功能异常引发血压异常。
- 甲状腺疾病:甲亢或甲减通过代谢率变化影响心血管功能,间接导致高血压。
六、血管病变
- 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血管狭窄或弹性下降,增加外周阻力,促使血压升高。
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需针对原发疾病,如手术纠正肾动脉狭窄、切除内分泌肿瘤等,结合降压药物控制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