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治疗
- 手术治疗
对于肾血管狭窄、肾上腺肿瘤(如嗜铬细胞瘤、醛固酮瘤)、主动脉缩窄等病因,可通过手术或介入治疗(如肾动脉成形术、肿瘤切除术)根治或显著缓解症状。 - 药物调整
若由药物(如避孕药、激素类)引起,需停用相关药物并更换其他治疗方案。
二、药物治疗
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降压药:
- 肾实质性/肾血管性高血压:首选ACEI(如福辛普利)或ARB(如氯沙坦),可联合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或利尿剂(如呋塞米)。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使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联合钙通道阻滞剂。
- 嗜铬细胞瘤:采用α、β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普萘洛尔)联合降压。
- 库欣综合征:以利尿剂(如呋塞米)为主。
三、非药物治疗
- 饮食与体重管理
- 低盐饮食(每日钠<6g),增加钾、镁摄入,控制体重(BMI<24)。
- 运动与心理调节
-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结合力量训练;通过冥想、瑜伽缓解压力。
- 戒烟限酒
- 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重血管损伤,需严格限制。
四、监测与随访
- 定期监测血压、电解质及并发症(如肾功能、电解质紊乱),调整治疗方案。
- 部分患者需长期用药,不可自行停药。
总结
继发性高血压需“病因治疗+综合干预”,早期明确病因(如内分泌疾病、血管病变)可显著改善预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同时积极改善生活方式,降低心血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