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治疗
- 卧床休息:急性期需减少活动,避免加重下肢负担。
- 抬高下肢:若出现小腿肿胀,可通过抬高下肢或弹力包扎缓解症状。
二、药物治疗
-
非甾体抗炎药
- 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可缓解疼痛和炎症。
- 双氯芬酸钠等局部外用药膏也可辅助治疗。
-
碘化钾溶液
- 通过增强坏死组织代谢和抗真菌作用改善病情。
-
皮质类固醇
- 急性期或严重病例可短期口服或外用(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快速控制炎症。
-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甲氨蝶呤)
- 适用于传统治疗无效或存在免疫异常的难治性病例。
三、其他治疗
-
物理治疗
- 热敷或红外线照射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肿胀和疼痛。
-
中医治疗
- 内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如金银花、丹参),外敷消肿止痛药膏(如独角芋制剂)。
四、注意事项
- 避免感染: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结节部位。
- 定期复查: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需监测副作用(如肝肾功能、体重变化)。
五、预后
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完全康复,但可能遗留色素沉着或肌肉萎缩。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
建议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