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发性低丙球血症的治疗药物需根据具体病情和并发症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
- 常规用法:每月一次,剂量0.4-0.6克/公斤体重,输注时间2-4小时。
- 作用:直接补充缺乏的IgG,提升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
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SCIG)
- 适用人群:对静脉输注不耐受或需居家治疗者。
- 常规用法:每周一次,剂量100-200毫克/公斤体重。
二、抗感染药物
- 抗生素
- 阿莫西林:用于预防感染,每日口服250-500毫克。
- 头孢呋辛、莫西沙星:治疗已发生的细菌感染。
- 阿昔洛韦:针对病毒感染。
三、免疫调节及免疫抑制剂
-
免疫调节剂
- 胸腺肽、转移因子:增强免疫功能,辅助控制病情。
-
免疫抑制剂
- 利妥昔单抗:抑制异常B细胞增殖,改善丙球水平。
- 环孢素A、环磷酰胺:用于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严重免疫异常者。
- 甲泼尼龙:短期用于急性炎症控制。
四、并发症相关药物
- 铁剂(如右旋糖酐铁):纠正缺铁性贫血。
- 叶酸、维生素B12:改善巨幼细胞性贫血。
五、其他辅助治疗
- 疫苗接种:选择性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等,但需注意疫苗效果可能受限。
注意事项:具体用药需结合个体免疫球蛋白水平、感染频率及并发症情况,定期监测(每3-6个月)并调整方案。合并严重免疫缺陷或治疗无效时,需评估骨髓移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