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停用可疑药物
这是治疗的关键步骤,停药后多数患者症状可在数周内缓解。需注意排查可能诱发药物性狼疮的药物,如肼屈嗪、普鲁卡因胺、异烟肼等。 -
药物治疗方案
- 轻症患者:停药后症状未缓解时,可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或抗疟药(如羟氯喹)。
- 中重度患者:需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控制病情。若出现关节痛,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
- 对症支持治疗
- 皮损护理:避免日晒,局部使用温和保湿剂。
- 发热处理:物理降温或短期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
- 并发症预防:监测感染、电解质紊乱等。
- 长期管理
- 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自身抗体,评估药物副作用和病情复发风险。
- 避免再次使用已知致病药物,有自身免疫病家族史者需谨慎用药。
提示:药物性狼疮通常预后良好,但需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换药。若出现持续发热、内脏损害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