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海南长臂猿的数量已经显示出显著的增长。根据最新的监测数据,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数量已由2022年的6个家庭群、37只个体增加到了2024年2月的7个家庭群、42只个体。这意味着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新增了5只个体和1个家庭群。
回顾历史,海南长臂猿曾经濒临灭绝,在20世纪70年代末仅剩7到9只,并且全部幸存于霸王岭热带雨林中。经过多年的努力保护,尤其是自2019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以来,海南长臂猿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回升。从那时起至2024年,海南长臂猿的数量从4个家庭群共30只增长到了7个家庭群共42只,这标志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显示出了有效的保护措施所带来的积极成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海南长臂猿的生活环境,包括实施核心保护区生态搬迁、推进生态修复、构建生态廊道等。例如,通过在专业攀树师的指导下搭建绳索廊道,帮助长臂猿在分割的栖息地间自由移动,以及补植它们喜爱的食物树木如高山榕和重阳木,以增加食物来源。
科技手段也被引入到保护工作中,比如利用AI技术实现对长臂猿声音的个体识别,建立“声音身份证”,以便更好地追踪和研究这些珍贵物种的行为模式。同时,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还不断开展国际合作,联合攻关,针对海南长臂猿的行为、繁殖、生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未来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尽管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海南长臂猿的保护工作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栖息地破碎化等问题。因此,继续加强保护力度,确保现有种群能够持续稳定增长依然是未来工作的重点。预计在没有重大突发状况、保护力度不变的情况下,到2035年海南长臂猿个体数量将达到60至70只,实现种群翻番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是对过去几十年来不懈努力的最佳回报,同时也预示着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