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疼痛性质:呈发作性撕裂样、触电样、闪电样、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突发突止,间歇期正常。
- 疼痛部位:严格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支配区内,常自一侧的上颌支(第 2 支)或下颌支(第 3 支)开始,随着病情进展可影响其他分支。疼痛常局限于一侧,极个别患者可先后或同时发生两侧三叉神经痛。虽 3 支均可受累,但以第 2、3 支累及最常见,约占 95%。
- 疼痛发作时间: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亦可长达数分钟。发作次数多随病程的延长而逐渐频繁,间歇期缩短,疼痛加剧,但夜间发作减轻或停止。
- 诱发因素及 “扳机点”:疼痛发作常由说话、咀嚼、洗脸、刷牙等面部随意运动或触摸面部某一区域(如上唇外侧、鼻翼、颊部、舌等处)而诱发,这些敏感区称为 “扳机点” 或 “触发点”。
- 其他症状:发作时可伴有同侧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称为 “痛性抽搐”。还可能出现面部发红、眼结膜充血、流泪、流涎等症状。
长期患病可能会使患者因惧怕疼痛而不敢正常进食、洗脸、刷牙等,导致面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