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药物治疗
- 驱铜药物:青霉胺是常用的驱铜药,能与铜离子形成稳定的水溶性复合物,促进铜从尿液排出。首次使用需做青霉素皮内试验,阴性才能使用,用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血尿常规和 24 小时尿铜等。盐酸三乙烯四胺、四硫钼酸胺等铜络合剂,适用于不能使用青霉胺者。
- 减少铜吸收的药物:常用锌制剂,如硫酸锌。服用后可使大便排铜增加,减少体内铜的蓄积。服药后 1 小时内禁食,以避免影响锌吸收,重症者不宜首选。青霉胺与锌盐联合治疗可减少青霉胺的用量,轻症者单用锌盐也可改善症状。
- 手术治疗:严重脾功能亢进时,脾切除可改善血细胞减少等症状,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上消化道出血风险。急性肝功能衰竭或终末期肝病患者,肝脏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可纠正铜代谢障碍,改善肝功能和相关症状。
- 饮食管理:采用低铜饮食,避免使用铜质餐具和炊具。避免进食含铜多的食物,如豌豆、蚕豆、玉米、坚果、软体动物、贝类、螺类、蟹、虾、猪肉、羊肉,以及各种动物肝和血等。可适量选择瘦猪肉、瘦鸡鸭(去皮去肥肉)、水果等,常选择精白米面、牛奶、蛋清、萝卜、藕、白菜、马铃薯等。
- 其他治疗:有肝损害者,使用肝保护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等,以减轻肝脏炎症和损伤,保护肝功能。对于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如抗震颤麻痹药物(如苯海索)改善肢体震颤、肌强直等症状。
在日常护理方面,急性期患者需卧床休息,对于震颤、肌强直、手足徐动症的患者要加强监护,避免外伤。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与疾病长期斗争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