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Tourette 综合征或慢性多发性抽动障碍)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药物治疗是针对症状较为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学习的孩子,而非药物治疗如心理行为干预等则是所有患者的基础治疗方法。
在药物治疗方面,有多种药物被用于缓解小儿抽动症的症状。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
-
氟哌啶醇:这是一种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对抽动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大约85%的患儿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但是,它的副作用较多,比如嗜睡、精神萎靡、烦躁,并且出现慢性迟发性运动障碍等的可能性相对偏高。
-
匹莫齐特:这种药物属于中枢神经抑制剂,能够改善精神运动性活动并减轻强迫症状和冲动行为。虽然其效果可能不如氟哌啶醇显著,但副作用相对较少。
-
硫必利:作为轻症患者比较喜欢用的药物,它的作用是副作用比氟哌啶醇少。对于某些患者来说,加用硫必利后症状就会有所缓解。它也是目前经常用来治疗小儿抽动症的药物之一,有效率高达76%~87%。
-
舍曲林:这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用于治疗儿童抽动症,通过增强突触间隙中5-HT浓度来发挥抗抑郁的作用。
-
可乐定:这是一种中枢性的α₂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适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的抽动症,并且对于抽动症并发有多动障碍的病人效果较好。
-
氯硝西泮:也是一种中枢性的α₂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以用来帮助控制抽动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药物的选择应基于孩子的具体病情、年龄、身体状况以及是否有其他合并症等因素。由于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也不同,因此具体使用的药物也会有所不同。建议家长及时带领患儿前往医院的小儿神经科就医,完善血常规检查、脑电图检查等明确诊断后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除了上述提到的药物,还有其他一些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等新型抗抽动症药也被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同时,中药方剂如天麻半夏汤、甘麦大枣汤和丹参生地汤等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使用。
在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药物时,医生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密切监测药物的效果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家长应该与医生保持沟通,了解孩子的反应情况,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重要的是,不要自行给孩子用药,而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