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报销比例是指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时,医保能够报销的费用比例。了解这一比例对于计划异地就医的人员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个人需要承担的医疗费用。
异地就医报销比例
跨省异地就医报销比例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 一类地区:跨省异地转诊住院支付比例为70%(三甲医院)。
- 二类地区:跨省异地转诊住院支付比例为75%(三甲医院)。
- 三类地区:跨省异地转诊住院支付比例为80%(三甲医院)。
-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一类地区:跨省异地转诊住院支付比例为55%(三甲医院)。
- 二类地区:跨省异地转诊住院支付比例为60%(三甲医院)。
- 三类地区:跨省异地转诊住院支付比例为75%(三甲医院)。
###省内异地就医报销比例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 一类地区:直接结算的基本医疗费用按照市内就医支付比例的90%支付(假设市内可以报销60%,那么省外就可以报销60%*90%=54%)。
- 二类地区:直接结算的基本医疗费用按照市内就医支付比例的90%支付(假设市内可以报销60%,那么省外就可以报销60%*90%=54%)。
- 三类地区:直接结算的基本医疗费用按照市内就医支付比例的90%支付(假设市内可以报销60%,那么省外就可以报销60%*90%=54%)。
-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一类地区:直接结算的基本医疗费用按照市内就医支付比例的80%支付(假设市内可以报销60%,那么省外就可以报销60%*80%=48%)。
- 二类地区:直接结算的基本医疗费用按照市内就医支付比例的80%支付(假设市内可以报销60%,那么省外就可以报销60%*80%=48%)。
- 三类地区:直接结算的基本医疗费用按照市内就医支付比例的80%支付(假设市内可以报销60%,那么省外就可以报销60%*80%=48%)。
异地就医报销流程
备案流程
- 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点击“医保服务”→“国家异地就医备案”,进入异地备案小程序页面。
- 点击“异地就医备案申请”按钮,通过实名认证后开始备案。
- 选择备案类型,填写备案信息、联系人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确认无误后,点击“提交备案”按钮,完成备案申请。
报销流程
- 异地就医医院出具的出院小结、发票、用药明细表。
- 本人身份证、医保卡、单位出具的异地就医证明(如适用)。
- 本地医院出具的转院证明,需主治医师开证明,然后该主治医师的科主任签字,再到医院医保办公室办理转院证明。
- 异地就医回当地报销比在当地就医少报10%,如没有本地医院出具的转院证明则少报20%。
- 带上以上资料到当地医保处办理报销。
注意事项
报销比例差异
- 长期居住备案:适用于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等,报销比例通常与参保地保持一致。
- 临时外出就医备案:适用于异地转诊就医人员、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报销比例可能比参保地的三级医院还要降低10%至20%。
报销材料
- 医保电子凭证或有效身份证件或社会保障卡(原件)。
- 原始收费票据(原件)。
- 费用明细清单(原件)。
- 病历资料(如出院小结)。
异地就医报销比例因地区和医保类型而异。跨省异地就医的报销比例通常低于省内异地就医,且具体比例取决于参保地的政策和就医地的目录。了解并遵循相关的备案和报销流程,准备齐全的报销材料,可以帮助参保人员顺利完成异地就医和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