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城市调研报告
一、城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乌兰察布市属于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城市,按照国际上通用的人口老龄化判定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 7%时,进入老龄化;达到 14%,进入深度老龄化;达到 20%,进入超老龄化。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乌兰察布市 65 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 20.8%,已经进入了超老龄化。
二、养老助餐服务情况
(一)调研情况
- 调研地区选择:选取市政府所在地集宁区,老龄化相对严重的卓资县和凉城县三个地区进行实地调研。集宁区助餐机构服务相对完善、数量较多;卓资县和凉城县人口老龄化程度高,老年人问卷资源充足。
- 助餐配餐服务机构:三个地区可调研居家社区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共 14 个,其中集宁区 7 个,卓资县 3 个,凉城县 4 个。这些机构提供助餐服务主要是为满足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部分是为享受政府补贴政策和良好经济收入预期。
- 老年人问卷:在三个旗县市区内抽取 311 位 60 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男女比例平均各占一半,年龄段大部分集中在六十岁到七十岁之间。养老收入主要来源为养老保险金、退休金、配偶和子女提供等。仅有 21.9%的老人享受到了为老餐厅的服务,约 60%的老人希望得到助餐服务,且大部分老人希望得到送餐上门的服务。
(二)存在问题
- 服务资源有限,供给不足:老年助餐配餐服务机构成本高、补贴少,老人消费能力低、要求多,矛盾难以调和,部分助餐机构因资质低享受不到国家补贴,长期亏损关停,缩小了助餐服务覆盖面。
- 各地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地区服务机构存在管理不规范、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乡镇社区工作压力大,在编人员少,临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全覆盖提供助餐配餐服务难度大。
- 服务内容缺乏个性化: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 主管部门经费紧张:暂时无法对老年助餐配餐机构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
- 缺少实力强的承接方:目前缺少品牌实力强、规模大的机构建设承接方,建立功能齐全的模范机构存在极大困难。
三、居家社区适老化改造情况
(一)调研情况
- 调研对象选取: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老龄化程度,选取全市老龄化排名前三的卓资县、凉城县和察哈尔右翼中旗的 30 个城镇社区进行调研。从这 30 个社区中每个社区抽 5 位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填写问卷,共计 150 份,30 个社区负责人也需填写问卷。
- 社区负责人问卷情况
- 总体情况:参与调查的三十个社区中,60 岁及以上人口数约为 3 万人,特殊困难老人约 5.2 千人,社区工作人员 499 人。
- 常住老年人口情况:常住老年人口数最多的为卓资县卓资山镇大庆街社区,最少的是凉城县鸿茅镇宁远社区;常住老年人口占当地社区常住人口比例最高的是凉城县鸿茅镇云锦社区,最少的是凉城县鸿茅镇茉莉河社区。
- 特殊困难老人情况:特殊困难老人数量最多的是卓资县卓资山镇河南社区,最少的是卓资县旗下营镇东社区;特殊困难老人占老年常住人口比例最高的是卓资县卓资山镇新建街社区,占比最低的为卓资县旗下营镇东社区,占比超过 50%的社区均在卓资县卓资山镇。
- 社区工作人员情况:社区工作人员数量最多的是卓资县卓资山镇河南社区,最少的是凉城县鸿茅镇青林社区和云锦社区,青林社区的 5 位工作人员全是兼职人员,卓资县卓资山镇北街社区 29 名工作人员全部是兼职人员。
- 社区老年人问卷情况
- 身体与养老方式:被调查老年人中,“身体健康,基本能自理”的占 89.6%,“行动有些不便,生活部分自理,半失能”的占 9.7%,“生活不能自理,完全失能”的占 0.6%。养老方式多样,部分老人完全自己照顾自己、部分由配偶或子女照顾,还有部分是多种方式结合。
- 适老化改造情况:住房被适老化改造过的占 11.0%,认为目前住房需要被改造的占 26.6%,主要集中在地面改造和浴室改造方面。不愿意进行适老化改造的主要原因是担心费用太高,老年人无力承担。
(二)存在问题
乌兰察布市实施居家社区适老化改造面临较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经费不足,这导致适老化改造推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