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霉菌、毛霉菌等
熟肉发霉主要由以下微生物引起,需根据霉斑特征和伴随症状判断:
一、常见致病霉菌
- 曲霉菌属
-
产生黄曲霉毒素,长期摄入可能引发肝癌。曲霉菌常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生长,导致肉质变色(如灰绿色、黄绿色斑点)。
-
例如:黄曲霉、青霉等。
- 毛霉菌属
- 菌落呈絮状,初期为白色或灰白色,后期变为灰色或黑色。常在通风不良、温度较高的环境中繁殖,产生绿色毛状菌丝。
- 镰刀菌属
- 菌落无定形,初期白色,成熟后呈灰褐色或黑色。喜温耐酸环境,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二、其他可能病原体
-
青霉菌属 :较少见,但可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
-
黄曲霉毒素 :由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具有强致癌性,主要污染谷物、坚果及腌制食品(如腊肉)。
三、安全风险提示
- 发霉肉类的危害
发霉肉类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霉菌孢子或致病菌,误食后可能引发食物中毒(如腹痛、呕吐、腹泻)或长期健康问题(如肝损伤、癌症)。
- 处理建议
-
若霉斑较小且无异味,可尝试清洗后高温烹饪;
-
若霉斑严重、伴随酸臭味或黏液,必须丢弃;
-
腊肉等易受污染食品需低温保存,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中。
四、预防措施
-
储存肉类时使用密封容器,确保低温(如冰箱冷藏);
-
烹饪前彻底加热至中心温度≥74°C并保持2分钟;
-
注意食品加工卫生,避免交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