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医前准备
-
激活医保卡/电子凭证
- 实体医保卡需通过银行或“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激活。
- 电子医保码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支付宝、微信等渠道激活,支持扫码结算。
-
选择定点医疗机构
- 在参保地需选择医保定点医院就诊,非定点医院可能无法直接报销(急诊等特殊情况除外)。
二、门诊就医流程
-
挂号
- 人工窗口或自助机挂号时需主动出示医保卡/电子凭证,选择“医保挂号”并同步身份信息。
- 线上挂号可通过医院官方渠道绑定电子医保码完成支付。
-
就诊与缴费
- 医生开具检查或处方后,持医保卡/电子凭证至缴费窗口或自助机结算,系统自动扣除医保报销部分,仅需支付自费金额。
- 门诊报销比例因医院等级和参保类型不同,例如北京职工医保在社区卫生机构可报90%,二三级医院为70%。
三、住院流程
-
办理入院登记
- 持医保卡和身份证到住院部窗口办理登记,并告知使用医保结算,医院将自动完成医保联网备案。
-
住院费用结算
- 出院时,医保报销部分由医院直接结算,个人仅需支付自费部分(如起付线、自费药品等)。
- 住院报销比例通常高于门诊,例如北京市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最高可达99.1%,封顶线为50万元。
- 自2025年6月30日起,住院预交金额度将参考个人自付平均水平收取,且需公示常见病种预交金标准。
四、异地就医
- 备案与结算
- 跨省就医前需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参保地医保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开通异地联网结算权限。
- 未备案的异地就医需先垫付费用,再凭发票、费用清单等材料回参保地报销。
五、特殊情况处理
-
急诊抢救
- 非定点医院急诊需在5日内向医保中心申请“急诊病种认定”,通过后可追溯报销。
-
转诊与特殊病种
- 需上级医院治疗时,应由首诊医院开具转诊单,否则可能降低报销比例。
- 癌症、尿毒症等特殊病种需提前备案,门诊治疗可按住院比例报销。
六、注意事项
-
结算时效
- 公立医疗机构原则上需在出院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住院费用结算,逐步实现24小时内结算。
-
材料保存
- 若需手工报销(如系统故障、未带卡等),需保留发票、费用清单、诊断证明等材料,并在1个月内提交至医保窗口。
-
电子医保码优势
- 支持“诊间结算”、“一次就诊一次付费”等便民功能,减少排队时间。
通过以上流程,可高效使用医保卡或电子凭证完成就医报销。具体政策细节建议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当地医保局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