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科医生的执业范围取决于其医师资格类别和注册的专业,具体如下:
- 临床类别医师:
- 内科专业:可对体检者进行心肺、肝脾等内科系统的体格检查,解读心电图、胸片等检查结果,诊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内科疾病。
- 外科专业:负责检查体检者的身高、体重、脊柱、四肢、关节、甲状腺、乳腺、淋巴结等,评估外科系统的健康状况,对常见外科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疝气等进行初步诊断。
- 妇产科专业:为女性体检者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妇科超声、宫颈涂片、阴道分泌物检查等,诊断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阴道炎等,还可提供孕前检查、孕期保健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 儿科专业:针对儿童体检者,进行生长发育评估、血常规、微量元素检测等检查,对儿童常见疾病如感冒、咳嗽、腹泻、佝偻病等进行诊断和治疗,提供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方面的建议。
- 眼耳鼻咽喉科专业:检查视力、眼压、眼底、外耳道、鼓膜、鼻腔、咽喉等部位,诊断眼科疾病如近视、远视、白内障、青光眼,以及耳鼻咽喉科疾病如中耳炎、鼻炎、咽炎、喉炎等。
- 皮肤病与性病专业:检查皮肤的色泽、纹理、弹性,有无皮疹、溃疡、肿物等,诊断皮肤病如湿疹、皮炎、银屑病、白癜风,以及性病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
- 精神卫生专业: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方式评估体检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常见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等进行初步诊断和干预,提供心理保健和心理咨询服务。
- 职业病专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体检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粉尘作业人员的胸部 X 线检查、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测试等,诊断职业病如尘肺、噪声聋、职业中毒等。
- 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操作 X 光机、CT、MRI 等影像学设备,为体检者进行胸部、腹部、骨骼等部位的影像学检查,解读影像学图像,诊断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肿瘤、骨折等。
- 医学检验、病理专业:负责血液、尿液、粪便等标本的检验,进行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微生物检测等项目,通过对组织切片的观察和分析,进行病理诊断,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全科医学专业:对体检者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涵盖身体各系统的检查和功能评估,提供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等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处理各种常见疾病和多发病,协调专科会诊和转诊。
- 口腔类别医师:主要进行口腔检查,包括牙齿、牙龈、颌骨、口腔黏膜等部位,诊断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炎、口腔溃疡、口腔肿瘤等,开展口腔保健指导,如正确刷牙方法、口腔卫生习惯等,还可进行简单的口腔治疗,如补牙、拔牙、洗牙等。
- 公共卫生医师:负责制定体检计划和方案,开展健康体检的质量控制和管理,进行人群健康状况的监测和分析,对体检中发现的公共卫生问题进行调查和处理,如传染病疫情报告、职业卫生事件调查等,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服务,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 中医类别医师: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对体检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评估气血、脏腑、经络等功能状态,诊断中医病症如气虚、血虚、肝郁、脾虚等,提供中医养生保健建议,如饮食调理、情志调节、运动锻炼、中药调理等,还可开展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适宜技术,防治疾病,促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