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冷藏库的温度控制需根据药材类型和储存要求进行规范管理,具体标准如下:
一、常规冷藏温度范围
-
一般冷藏库
-
温度控制在 0℃~10℃ ,相对湿度45%~75%RH。
-
适用于多数需冷藏保存的中药材,可延长保存期并减少变质风险。
-
-
特殊类型药材冷藏库
-
易腐败品种 (如猪胆膏、蜂蛹等):需控制在 2℃~10℃ 。
-
特殊药材 (如黄芪、黄连):需根据药典或规范要求调整温度,通常低于10℃。
-
二、温度控制的关键点
-
避免极端温度
-
不宜低于0℃(如-4℃或0℃以下),否则可能引发冻害,导致药材结构破坏。
-
避免高于10℃,否则可能加速变质。
-
-
温度波动控制
- 库内温度需保持稳定,建议配备温湿度调控设备,确保温湿度波动范围在规范区间。
三、其他注意事项
-
短期储存时间
-
冷藏中药一般建议在1-2周内使用完毕,避免长期冷藏导致药效降低。
-
取出后需充分加热至温热状态再服用,避免直接饮用冷藏中药刺激肠胃。
-
-
库房管理要求
-
库房需保持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
-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确保温湿度监测准确。
-
综上,中药冷藏库的温度控制以 0℃~10℃ 为主,特殊品种需根据药典调整,同时需配合规范管理措施以保障药效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