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社区矫正教育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呈现以下特点:
一、技术赋能智慧化教育管理
-
在线教育平台
- 采用防挂机、防作弊技术,确保社区矫正对象完成在线学习任务。
- 支持多端移动应用,满足工作人员和矫正对象的差异化需求。
-
VR沉浸式教育
- 苏州市率先引入VR教育体验平台,通过模拟监狱生活、交通肇事等场景实现沉浸式教育。
- 盐城市“盐智矫”平台整合公安机关视频监控资源,实现24小时轨迹抓拍和智能预警。
-
智能终端设备
- 部署自助矫正终端,支持人脸识别、指纹采集等生物信息验证,覆盖入矫报到、日常管理等全流程。
- 移动执法终端符合司法部技术规范,集成定位核查、音视频记录等功能。
二、规范化管理与协作机制
-
制度保障
江苏省司法厅制定《社区矫正执法管理工作规范》,细化未成年人教育帮扶规范,并强化重点对象登记造册和闭环管理。 -
多部门协作
通过区块链技术纵向贯通部、省、市、县、乡五级机构,横向联通公检法等部门,形成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 -
社会力量参与
建立“三社联动”机制,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参与教育帮扶,推动心理测评等专业化服务。
三、教育帮扶实践成效
- 春节期间通过发放警示令、线上教育等方式实现零违规,验证了平台监管有效性。
- 盐城市利用视频抓拍和定位比对技术,精准发现并纠正人机分离、越界等违规行为。
四、特殊群体针对性措施
针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
- 单独制定教育规范,2025年全省在册未成年人439人,通过心理干预和隐私保护降低标签化影响。
- 联合团省委、教育厅等部门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适应性帮扶。
(注:当前搜索结果未明确提及省级统一命名的“江苏省社区矫正教育平台”,但通过多地区实践及技术规范可推断其功能模块及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