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可能补发养老金的五类人:
- 退休中人:2014 年 10 月 1 日我国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在改革之前参加工作,改革之后退休的人属于退休中人。如果其按照新办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高于老办法,会有十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办理退休的,会根据不同年份补发一定比例的养老金差额,比如 2018 年退休的中人,到 2022 年补发新待遇,可能就是补发 5 年的养老金差额。不过不同地区政策不同,具体实行标准和补贴金额也不同。
- 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如果这类人员的养老金在进行调整后仍旧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水平,那么会通过补发养老金的方式来让养老金达到标准水平。
- 参加了城镇职工社保的退休人员:包括企业退休人员、机关事业退休人员、灵活就业退休人员。若所在地区有相关政策调整,涉及到他们的养老金待遇变化,可能会有养老金补发情况,但不一定是补发 5 年。
- 特殊人群:包括残疾人、贫困人员、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有参加革命经历的人等。例如有参加革命经历的老人,在参加过定额、挂钩和倾斜调整之后,有的地方会再加发一笔钱,像上海地区是直接每月增加 200 元,北京、山东等地是按照参加革命时间调整,参加时间越早,上涨得越多。
- 在养老计发基数调整前退休的人员:一般来说,每年 1 月份开始新办理退休的人员养老金需用当年最新的计发基数计算,但养老计发基数确定的时间一般在每年下半年 8、9 月份以后。所以在计发基数确定前退休的人员,养老金是用前一年的计发基数计算的预发性待遇,计发基数公布后,会重新核算养老金并进行补发。
需要注意的是,“补发 5 年养老金” 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不同人群补发养老金的情况和年限因具体政策、个人情况以及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