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挂号费通常可以用医保卡支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
- 门诊统筹支付:许多地区将门诊诊察费纳入了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支付范围。例如,山西省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将门诊诊察费纳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支付范围,每次挂号统筹基金报销 8 元。参保人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线下就诊时,携带社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挂号,仅需支付个人负担部分。晋中市自 2024 年起,参保人也可通过线上挂号和线下挂号两种方式报销挂号费,可凭医保码挂号,即时享受医保待遇。
- 医保移动支付:一些城市实现了医保移动支付功能,参保人员可通过相关手机应用程序完成门诊挂号就医费用的医保实时结算。如北京市参保人员可通过 “京通” 小程序或医院自有应用(APP、小程序、公众号)完成医保线上结算,医保报销费用在线自动扣除,参保人仅需支付个人负担部分费用,其中就包括挂号费。
- 个人账户支付:在珠海,市民完成医保卡实名认证和绑定后,可以通过各大医院的微信公众号使用医保挂号,享受珠海医保诊金减免 10 元政策,并可使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在南通市,参保人员除了可在医院内支付费用外,也可以在手机移动端直接 “一键结算” 医疗费用,这也包括挂号费。
不过,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根据百度百科的信息,基本保险不予支付费用的诊疗项目范围中包括挂号费等服务项目类费用。但这通常是指在没有相关政策将挂号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情况下,或者超出了医保规定的支付标准和范围的挂号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