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患者一般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康复训练:
肢体运动康复
- 早期(病情稳定后 24 - 48 小时):保持良好的肢体摆放姿势,避免关节挛缩。进行患侧肢体的被动关节活动,如上肢的肩、肘、腕关节和下肢的髋、膝、踝关节的屈伸活动,每个关节活动 5 - 10 次,每天 2 - 3 次。
- 中期(病情好转后):增加主动辅助运动,如在康复治疗师或家属帮助下,利用健侧肢体辅助患侧肢体运动,如双手交叉握住,用健侧手带动患侧手上举。同时进行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等,从短时间坐位逐渐过渡到长时间坐位,并在有支撑的情况下练习站立。
- 后期:重点进行步行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复杂肢体功能训练。步行训练可先在平行杠内进行,然后逐渐过渡到使用助行器或在他人搀扶下行走。上下楼梯训练要遵循正确步骤,先上健侧下肢,再上患侧下肢;下楼时先下患侧下肢,再下健侧下肢。还可进行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如捏豆子、系扣子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语言功能康复
- 发音训练:对于构音障碍或失语患者,从简单的发音开始练习,如 “a、o、e” 等单韵母,逐渐过渡到双韵母、声母和音节。可通过镜子观察口型,调整发音姿势。
- 词语和短语训练:患者能够正确发音后,进行词语训练,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名词开始,逐渐增加动词、形容词等。然后进行短语训练,如 “吃饭、喝水、看电视” 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句子和对话训练:患者掌握一定词语和短语后,引导其组成简单句子,并进行对话练习。可以从回答简单问题开始,如 “你叫什么名字?” 等,逐渐增加对话复杂性,如谈论天气、家庭等话题。同时,可利用图片、卡片等辅助工具,提高训练效果。
吞咽功能康复
- 口腔肌肉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口腔肌肉的收缩和放松练习,如鼓腮、吹气、吸吮、咀嚼等动作,每次练习 5 - 10 分钟,每天 3 - 4 次,增强口腔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 吞咽反射训练:采用冷刺激的方法,用冰棉签轻轻刺激患者的软腭、舌根、咽后壁等部位,诱发吞咽反射。每次刺激时间约 5 - 10 秒,重复 5 - 10 次,每天进行 3 - 4 次。同时,让患者做空吞咽动作,每天多次,每次练习 5 - 10 次。
- 进食训练:当患者吞咽反射有所恢复后,开始进行进食训练。选择合适的食物,一般从糊状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和软食。进食时要保持正确的体位,一般取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稍向前倾,避免仰头进食。进食过程要缓慢,每口食物量不宜过多,观察患者吞咽情况,防止呛咳。
认知功能康复
- 注意力训练:通过让患者专注于某一任务,如听故事后回答问题、按要求挑选物品等,来提高注意力。
- 记忆力训练:可以采用回忆当天发生的事情、重复数字或词语、记忆图片等方式,帮助患者锻炼记忆力。
- 思维能力训练:玩一些简单的益智游戏,如下棋、拼图、记忆卡片等,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还可安排阅读、写作和计算等任务,提高认知功能。
心理康复
脑梗患者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影响康复效果。心理康复包括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帮助患者调整情绪,树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家人和朋友也应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