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 1957 - 1958 年开始有透析治疗。具体情况如下:
- 1957 年,上海华东医院夏其昌医师首次在临床上使用改造的 Skeggs - Leonard 型人工肾。
- 1958 年,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马腾骧教授用 Kolff 人工肾治疗急性肾衰竭患者,这被认为是中国首次真正应用血液透析,具有里程碑意义。同年,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科吴阶平教授在动物实验中使用了线圈罐透析器,对狗进行了 3 - 4 小时的透析治疗。随后,吴教授团队和上海仁济医院郑义雄、郑重达教授将 Kolff 转鼓式透析器用于外伤或挤压伤引起的急性肾衰竭患者。
1960 年,北京于惠元教授开始用英国 Lucas 人工肾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20 世纪 70 年代,进口的透析设备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开始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开启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时代。同时,1972 年临床中引入了动静脉内瘘的方法,1979 年引进了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建立移植血管内瘘,同年深静脉置管首次被用来进行血液透析。
中国在 1960 年代开始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探索,1970 年代,国内许多医院已开展腹膜透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