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盘锦成品油领域的重大案件,综合公开信息梳理如下:
一、偷逃消费税及虚开发票案件
- 盘锦北燃、宝来生物、浩业化工偷逃消费税案
- 涉案手段:三家企业通过篡改生产设备名称、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将应税成品油变名为非应税化工品销售,偷逃成品油消费税。
- 查处结果: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缴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实际控制人及相关人员因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逃税罪被移送司法机关。政府部门公职人员中涉嫌失职者也被追责。
- 长辉石油化工虚开增值税发票案
- 涉案金额:2019年虚开进项发票价税合计13.4亿元,销项发票虚开税额1.5亿元,涉及全国26个省(市)600余户企业。
- 作案手法:利用税控系统漏洞,通过变票(化工原料→燃料油)掩盖成品油交易,偷逃消费税并牟取非法利益。
- 2024年某化工企业虚开发票案
- 案件规模:某化工企业虚开燃料油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23.2亿元,追缴违法所得900余万元,6名犯罪嫌疑人被捕。
二、非法炼油与经营案件
- 非法炼油“黑窝点”案
- 案情概述:2022年盘锦大洼区某镇原炼油厂内查获未审批炼油窝点,清理25吨危险废物。主犯王佳雨通过加工油泥非法炼油,每吨收取200元加工费。
- 非法销售成品油案
- 典型案例:盘锦炼油厂老板李某向大连非法加注站销售劣质汽油,涉案金额1600余万元,油品质量未达国家标准。
- 加油站计量作弊案
- 查处结果:2023年盘锦某加油站通过篡改加油机计控主板实施作弊,销售汽柴油12.36万升,没收违法所得81万元并罚款。
三、走私及涉黑案件
- 成品油走私案
- 2016年特大走私案:犯罪团伙从公海走私柴油至大连、盘锦等地,涉案成品油1万余吨,案值6000余万元,涉税2000万元。
- 涉黑走私关联案
- 历史案件:2004年盘锦涉黑团伙通过走私汽车、盗窃原油等手段非法敛财超3800万元,主犯刘晓军等人被控14项罪名。
总结
盘锦作为东北炼化重镇,成品油案件呈现偷税漏税规模化、非法经营隐蔽化、走私链条复杂化的特点。相关案件涉及金额巨大(如虚开发票超23亿元)、社会危害严重(如爆炸事故致5死8失联),且多伴随公职人员渎职。近年来,税务稽查、公安与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联合执法加强打击,但仍需持续关注行业监管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