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工作中,哪些问题会被移交是确保巡视成果有效运用的重要环节。以下将详细介绍巡察移交问题的类型、程序、要求以及移交后的处理方式。
移交问题的类型
涉嫌违纪的问题
根据《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涉及领导干部涉嫌违纪的线索和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会被移交有关纪律检查机关处理。这类问题的移交是为了确保违纪行为得到及时查处,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
组织和人事问题
对执行民主集中制、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会移交有关组织部门处理。这类问题的移交有助于加强组织和人事管理,确保干部队伍的选拔任用公开透明。
其他问题
其他类型的问题会移交相关单位处理,如涉及财务、审计等方面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移交确保各相关部门能够针对其专业领域进行问题处理和整改,提高整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移交程序和要求
严格审核线索
线索须有初步核实依据,如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避免仅凭举报或猜测移送。严格的审核程序确保移交的线索真实可靠,减少误判和漏查的可能性。
规范移送程序
线索移送需经巡视巡察组集体研究,并报领导小组审批,防止个人擅自决定。规范的移送程序有助于确保移送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防止个人行为影响整体工作的公正性。
强化保密管理
仅限必要人员接触线索信息,严禁无关人员介入,通过机要通道或专用系统移交敏感信息。严格的保密管理措施保护了线索的真实性和保密性,防止信息泄露影响案件的查处。
注重时效性
发现重要线索应第一时间移送,避免因拖延导致证据灭失或问题扩大。及时移送线索有助于快速介入和处置问题,防止问题扩大化和复杂化。
移交后的处理
纪检监察机关的处置方式
纪律检查机关对巡视移交的线索进行分类处置,包括拟立案、初核、谈话函询、暂存、了结五类标准。分类处置方式有助于提高问题处理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每条线索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组织部门的处置方式
组织部门对巡视移交的领导干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组织处理意见,如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方式的多样性有助于针对不同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提升整改效果。
反馈和跟踪
接收单位应在3个月内向巡视办反馈办理情况,确保巡视移交的问题和线索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反馈和跟踪机制确保了问题处理的透明性和有效性,防止整改工作流于形式。
巡察工作中,涉及违纪、组织和人事、财务等问题会被移交至相关部门处理。移交过程需严格审核、规范程序、强化保密管理,并注重时效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进行分类处置,并确保问题处理的及时反馈和跟踪,以维护巡视工作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巡察工作由谁领导
巡察工作由各级党委领导。根据《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规定,党委是巡察工作的责任主体,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需定期研究工作并解决实际问题。具体领导体制包括:
-
中央层面: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央纪委书记担任组长,负责统筹全国巡视工作;
-
地方层面:省、市、县三级党委分别成立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由同级纪委书记担任组长,组织部部长担任副组长,负责本级巡察工作的组织实施;
-
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巡察办)作为日常办事机构,接受上级巡视办指导,并协调纪检监察、组织等部门共同参与。
这种领导体制体现了党委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确保巡察工作与党中央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
巡察组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巡察组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研究制定巡察工作方案,明确巡察范围、内容、方式及程序,确保巡察工作有序开展。
- 按照规定开展巡察工作,通过听取汇报、个别谈话、调阅资料等方式,重点检查被巡察党组织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的情况,着力发现“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
- 组织撰写巡察工作报告,及时向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巡察情况,并提出意见建议。
- 反馈巡察意见并移交问题线索,向被巡察党组织反馈巡察结果,将发现的问题和线索移交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等相关部门处理,推动整改落实。
- 配合巡察办做好人员培训、考核及档案管理,参与巡察工作人员的日常教育、监督和管理,确保巡察队伍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 承办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如专项巡察、回头看督查等,确保巡察工作全覆盖和成果运用。
巡察组需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开展监督,不干预被巡察单位正常工作,履行执纪审查职责。其工作核心是强化政治监督,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巡察工作有哪些程序
巡察工作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环节,具体流程可参考相关文件规定:
-
巡察计划阶段
根据上级要求和年度工作部署制定巡察计划,经党委会审批后发布。 -
巡察准备阶段
- 成立巡察组,制定工作方案并报批。
- 发布巡察通知,告知被巡察单位时间安排、任务及人员名单。
- 被巡察单位提交备查资料,巡察组人员签订保密承诺书。
- 开展业务培训,熟悉被巡察单位情况并形成问题、提问、谈话清单。
-
巡察实施阶段
- 进驻动员:召开动员会,说明巡察目的、步骤及要求。
- 信息收集:通过听取汇报、个别谈话、查阅资料、走访调研、受理信访举报等方式获取信息。
- 问题梳理:制作巡察工作底稿,确保问题有依据支撑。
- 中期汇报:巡察组组长向领导小组汇报进展情况。
-
巡察报告阶段
- 起草巡察情况报告、问题线索报告等,经领导小组审议后报党委。
- 报告需体现政治巡察要求,实事求是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
-
巡察反馈阶段
- 向被巡察单位反馈巡察意见,重点指出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
- 反馈需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监督。
-
巡察移交阶段
- 将问题线索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或相关部门处理。
- 立卷归档巡察材料,确保资料完整。
-
巡察整改阶段
- 被巡察单位制定整改方案并限期落实,定期报送整改进展。
- 巡察办联合相关部门督导整改,开展整改情况评价并形成报告。
以上流程体现了巡察工作从计划到整改的全周期管理,旨在强化政治监督、推动问题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