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网上竞标确实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和操作陷阱,需谨慎防范。以下是常见的猫腻类型及防范建议:
一、围标串标风险
-
IP地址或Mac地址重复
投标文件上传时可能暴露同一设备痕迹,揭示同一实体操控多个投标方。
-
供应商信息雷同
联系方式、地址、股东关系等高度相似,暗示背后存在关联企业。
-
投标文件高度相似
不同公司文件出现相同笔误或技术方案,可能是同一编写者操作。
-
报价异常一致
多个投标报价紧贴最高限价或高度相似,非市场竞争所致。
二、招标方操作陷阱
-
付款条件苛刻
声称无预付款或分期支付但比例不合理(如货到仅付40%),增加企业资金压力。
-
资质门槛过高
要求项目经理为专职人员且社保齐全,或要求法定代表人现场参与,限制竞争。
-
招标文件设置障碍
通过模糊条款(如异地评标、不合理的资格预审条件)排除潜在投标人。
-
虚假招标
以培训、咨询等名义收取费用,实际并无招标项目。
三、其他风险提示
-
威客平台诈骗 :部分网站(如任务中国、项目交易网)存在虚假项目,需警惕高收益承诺。
-
电子招投标漏洞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录音录像丢失、异地评标违规操作等异常情况。
四、防范建议
-
严格资质审查 :核实投标人资质、业绩及人员社保记录。
-
警惕异常报价 :对接近标底或明显不合理的报价保持警惕。
-
规范操作流程 :要求书面文件、视频证据齐全,保留电子档案。
-
使用专业平台 :优先选择有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避免直接接触招标方。
若发现疑似围标、诈骗行为,应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并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查询投标人信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