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激素的认识与西医有所不同,但也有一定的联系。以下是中医对激素的一些看法和解释:
- 1.激素的定义:从中医角度来看,激素是由体内的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器官,产生特定的生理功能激素在中医中也被称为“荷尔蒙”,其名称来源于英文单词“hormone”的音译,意为“激活”。
- 2.中医对激素的理解:中医认为激素是机体内固有的生理物质,与中医理论中的“少火”性质类似激素在中医中被视为一种信息传递物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理过程,如代谢、生长、发育、繁殖等
- 3.激素的分类:中医将激素根据其化学性质和作用机制分为几类,包括类固醇、氨基酸衍生物、肽类激素和脂肪酸衍生物等。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属于类固醇类;甲状腺素和肾上腺髓质激素属于氨基酸衍生物类;下丘脑激素、垂体激素、胃肠激素等属于肽类激素;前列腺素属于脂肪酸衍生物类。
- 4.激素的作用:激素在中医中被认为能够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中医中属于“肾气”的范畴,甲状腺素和垂体激素属于“气”的范畴激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胞膜上或细胞质中的专一性受体蛋白结合,将信息传入细胞,引起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相应的连锁变化,最终表达出激素的生理效应。
- 5.激素的副作用:中医认为,过量使用激素会导致阴阳失衡,出现“壮火”的副作用,如水肿、激素脸、满脸大红痘、耳鸣、胃炎等长期超生理剂量的服用激素药物可出现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紫纹、皮肤变薄、肌无力、肌肉萎缩、低血钾、浮肿、恶心、呕吐、高血压、糖尿、痤疮、多毛、感染、胰腺炎、伤口愈合不良、骨质疏松、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儿童生长抑制、诱发精神症状等
- 6.中医对激素药物副作用的治疗:中医治疗激素药物副作用主要基于辨证论治的原则,以调整人体肾之阴阳平衡为目的例如,在激素用药初期,以阴虚为主,常以六味地黄丸之类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在出现阴虚火旺之证时,选择知柏地黄丸为主方;在小剂量维持阶段,以阳虚为主时,应以健脾温肾为治法,肾气丸为主方
中医对激素的认识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既包含了了对激素作为生理物质的理解,也包含了了对激素在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中的作用和副作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