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消防规定是广州市为了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该规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它结合了广州本地的消防安全形势和特点,在上位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或创新。
主要内容概述
一、明确主要高风险场所的消防安全职责
《广州市消防规定》明确了超高层公共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专业批发市场、物流仓库、货运站场、地下建筑物、出租屋以及福利院、老人婴幼儿活动场所等经营场所的具体消防安全职责。例如,对于超高层公共建筑,要求保持电缆井、管道井防火封堵完好,并确保避难层不被占用或堆放杂物;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则需组建消防安全专业管理团队,并配备注册消防工程师,同时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防火安全检查。
二、加强基层和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治理
针对基层消防安全问题,《规定》强调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定期研判本辖区消防安全状况,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措施,并组织村、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规定》还特别关注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管理,禁止在居住、办公等室内场所停放或充电,以防止因不当使用引发火灾事故。
三、健全消防安全行业主管和部门协同机制
为强化各部门间的协作,《规定》指出教育、工信、民宗、民政等多个行业主管部门需实施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系统内的消防安全检查,并定期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同时,供电、供气企业也被要求定期对电气、燃气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
四、完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规定》要求市、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必须优先保障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确保新建、扩建、改建道路时同步建设必要的消防供水设施如市政消火栓等。还鼓励构建多元化消防救援力量体系,包括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政府专职消防队、单位专职消防队及微型消防站等,形成覆盖全市的有效灭火救援网络。
五、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
对于未按规定建设微型消防站、违反主要类型高风险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规定》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明确了具体的处罚标准。比如,如果大型商业综合体没有按照要求配备注册消防工程师,将面临五千至五万元人民币的罚款。
实施意义
通过这些具体的规定,《广州市消防规定》不仅提升了城市整体的消防安全水平,也为解决特定区域如老旧城区、城中村等地存在的消防安全难题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技术指导。特别是对于那些人口密集、经济活动频繁且存在较高火灾风险的场所,如大型商业综合体、超高层建筑等,《规定》的出台无疑增强了这些地方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助于降低潜在的生命财产损失。
《广州市消防规定》是一部综合性的消防安全管理条例,旨在通过对各类场所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提高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从而达到预防火灾发生、减少火灾危害的目的。随着这一规定的逐步实施和完善,预计广州市的消防安全状况将会得到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