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不合格与劣质肥料的界定标准主要依据国家标准、产品标识及物理特性进行判断,具体如下:
一、肥料合格的基本标准
-
包装标识
-
必须标注产品名称、生产许可证号、肥料登记证号、执行标准号、成分表、净含量、生产企业信息及使用说明。
-
包装袋需有双层结构,内袋附产品合格证。
-
-
养分含量
-
氮肥(如尿素):总氮含量≥46%。
-
磷肥:需符合GB20413-2006、GB21634-2008等国家标准,磷酸二铵含磷量≥39%。
-
复混肥:N+P₂O₅+K₂O总养分≥40%。
-
-
物理特性
-
颗粒均匀一致,无大结块或粉末状,颜色均匀。
-
有机肥无浓烈氨味(正常有机肥有腐殖酸等天然气味)。
-
二、劣质肥料的判定标准
-
标识不全
-
缺少生产许可证号、肥料登记证号、执行标准号或成分表。
-
包装袋未标注厂名、地址或电话号码。
-
-
养分不达标
-
尿素总氮<46%。
-
磷酸二铵含磷量<39%或标注虚假技术参数。
-
复混肥未明确标注N、P₂O₅、K₂O配合比。
-
-
物理特性异常
-
颗粒粗糙无光泽,表面有结块或粉末。
-
有机肥有刺鼻氨味或发酵臭。
-
-
其他违规行为
-
使用“高效”“全元素”等夸大性名称。
-
包装使用“国外进口”等虚假宣传。
-
三、其他注意事项
-
重金属限量 :需符合《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GB 38400-2019),如总铊限量。
-
特殊肥料 :如叶面肥需标注具体成分颜色(如硫酸亚铁发绿、腐殖酸钠钾盐黑褐色)。
四、总结
合格肥料需满足标识、养分、物理等多方面标准,而劣质肥料主要存在标识不全、养分不足、物理特性异常等问题。购买时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购买后对照国家标准进行初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