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精粉(铅精矿)作为铅冶炼的核心原料,其质量标准主要依据行业标准 YS/T 319-2013(现行最新版),同时结合应用领域和环保要求,具体标准如下:
一、化学成分标准
-
主成分(Pb含量)与品级划分
铅精矿按Pb含量分为 7个品级,具体要求如下:品级Pb含量(%)≥杂质含量(%)≤(Cu/Zn/As/MgO等)一级70Cu≤1.2,Zn≤4,As≤0.2二级65Cu≤1.5,Zn≤5,As≤0.3三级55Cu≤2.0,Zn≤6,As≤0.4四级45Cu≤2.5,Zn≤7,As≤0.6五级50Cu≤2.0,Zn≤8六级45Cu≤3.0,Zn≤10七级40Cu≤3.0,Zn≤10
-
伴生有价元素
需明确标注金(Au)、银(Ag)的含量,作为计价或回收依据。 -
有害元素限制
- 汞(Hg):符合 GB 20424 标准,不同品级限值不同。
- 放射性元素(镭-226、钍-232、钾-40等):符合 GB 20664 天然放射性限值。
二、物理与加工性能标准
-
水分要求
一般≤12%,寒冷地区冬季≤8%。 -
粒度要求
需通过150微米(100目)筛,确保冶炼工艺适配性。 -
均匀性
同一批次铅精矿主品位差≤5%,不得混入外来夹杂物。
三、检测与验收标准
- 检测方法
- 化学成分:采用 GB/T 8152 系列原子吸收光谱法或滴定法。
- 放射性:按国标 GB/T 153 执行。
- 取样规范:散装矿按 GB/T 14262,袋装矿随机抽取10%样袋。
- 验收规则
- 每批产品需附质量证明书,保存备查样品至少3个月。
- 争议时以第三方仲裁结果为准。
四、应用与包装要求
-
应用领域
主要用于生产金属铅、铅合金(如铅锑合金)、铅化合物(氧化铅等),应用于电池、电缆护套、防辐射材料等领域。 -
包装与运输
可散装或袋装,每袋重量需一致,标注品级、批号及企业信息。
五、扩展说明
- 矿石来源:铅精矿主要来自硫化铅锌矿的浮选加工,部分产自原生矿。
- 环保趋势:随着环保政策趋严,对杂质(如砷、汞)和放射性指标的要求逐步提高。
如需具体检测流程或细分品级数据,可进一步参考标准原文(如YS/T 319-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