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鉴定标准因地区和具体病种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慢性病的鉴定标准,供参考:
1. 高血压
- 鉴定标准:
- 1.有半年及以上高血压病史。
- 2.非同日测量三次血压值,收缩压均≥140mmHg和(或)舒张压均≥90mmHg(即使因持续使用降压药物,血压监测表现正常,也符合本条)。
- 3.动态血压检查及动态血压监测数据:有效数据>70%以上,血压负荷>40%。
- 4.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眼底检查(Ⅱ级:视网膜动脉狭窄、动静脉交叉压迫)。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及以上。左心室肥厚。
- 5.具备以下条件之一:高血压并发脑出血、脑梗塞、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眼底出血或渗出、视神经乳头水肿、夹层动脉瘤及合并冠心病。
2. 糖尿病
- 鉴定标准:
1.有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空腹静脉血糖浓度≥7.0mmol/L(126mg/dl),或随机静脉血糖浓度≥11.1mmol/L(200mg/dl)。
2.无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且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或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
3.糖化血红蛋白≥6.5%。
4.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 鉴定标准:
1.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明确住院诊断,排除其他心肺疾患。
2.具备以下条件: 慢性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的相关症状,并有进行性加重。 查体有桶状胸、口唇发绀,呼吸运动、传导力减弱;双肺叩诊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减低,呼气相延长及干性啰音。 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肺功能FEV1/FVC<70%。 X线、CT检查提示有肺过度充气征象,重症患者血气分析提示呼吸衰竭。
4. 肺源性心脏病
- 鉴定标准:
1.有慢性肺部疾病、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病史。
2.有咳嗽、咳痰、气短、下肢浮肿等症状及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体征。
3.超声心动图检查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 右心室内径≥20mm。 右心室前壁厚度≥5mm。 左、右心室内径比值<2。 右肺动脉内径≥18mm。 右心室流出道/左心房内径>1.4。 出现肺动脉高压征象。
4.心电图检查具备以下条件两条或两条以上: 额面平均电轴≥90°。 V1R/S≥1。 重度顺钟向转位V5R/S≤1。 avRR/S或R/Q≥1。 V1-3QS、Qr、qr(需排除心肌梗死)。 肺型P波。
5.胸部X线或胸部CT检查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右肺下动脉干扩张,横径≥15mm,右肺下动脉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动态观察较原右肺下动脉干增宽2mm以上。 肺动脉段中段凸出或其高度≥3mm。 中心肺动脉扩张和外围分支纤细,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呈“残根状”。 肺动脉圆锥部显著凸出(右前斜位45°)或锥高≥7mm。 右心室增大(结合不同体位判断)。
5.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 鉴定标准:
1.有脑血管病史,并经过半年及以上治疗,有认知、语言、运动功能障碍的检查报告描述及评判。
2.头部CT或MRI可发现梗塞灶或出血灶。
3.具备以下主要条件之一或次要条件中任意两条: 主要条件: 全瘫。 肢体瘫痪程度中一个部位肌力<3级。 肌张力障碍程度中一个部位肌张力≥Ⅲ级或二个部位肌张力Ⅱ级。 非瘫痪性运动障碍(共济运动失调)程度中一个部位障碍,且影响生活能力。 语言障碍类型为感觉性失语或混合性失语。 吞咽障碍程度中吞咽困难,伴营养不良。 视力障碍程度为皮质盲。 智能障碍程度中伴强哭强笑或交流困难以及影响生活能力或二便失控。 癫痫程度中有癫痫反复发作史并给予抗癫痫治疗。 次要条件: 肢体瘫痪程度中一个部位肌力3-5级。 肌张力障碍程度中一个部位肌张力Ⅱ级。 非瘫痪性运动障碍(共济运动失调)程度中有二个部位障碍,但影响生活能力不明显。 语言障碍类型为运动性失语。 步行障碍程度中为偏瘫步态。 有吞咽困难。 有智能障碍。 有癫痫反复发作史,但无正规抗癫痫治疗。
6.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
- 甲状腺功能亢进:
1.有半年及以上病史。
2.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T3、T4、FT3、FT4升高,TSH降低,并排除一过性甲亢。
- 甲状腺功能减退:
1.有半年及以上病史。
2.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T3、T4、FT3、FT4减低。
3.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或正常或下降,并排除一过性甲减(亚甲炎)和肾功能不全者。
4.甲状腺术后,滴注外源性PTH后尿酸与cAMP显著增加。
7. 类风湿性关节炎
- 鉴定标准:
1.有半年及以上病史和用药记录。
2.类风湿三项和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关节症状。
3.晨僵每天持续1小时以上,至少持续6周。
4.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关节肿胀,至少持续6周。
5.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胀,至少持续6周。
6.对称性关节肿胀,至少持续6周。
7.有皮下类风湿结节。
8.血沉或C反应蛋白高于正常值。
9.X线检查(至少有骨质疏松及关节间隙狭窄)。
10.B超检查有关节滑膜炎改变。
11.MRI查有关节骨髓水肿改变。
8. 慢性肾功能衰竭
- 鉴定标准:
1.未开展透析治疗的住院患者有三个月及以上病史,已开展透析治疗的取消对病史的要求。
2.B超:皮质回声增强。
3.尿常规:蛋白尿或血尿。
4.24小时尿蛋白定量。
5.血常规:Hb<100g/L(贫血)。
6.肾功肌酐>177μmol/L或GFR<30ml/min。
9. 其他慢性病
其他慢性病的鉴定标准可以参考上述病种的鉴定标准,通常需要提供相关的病史资料、检查报告和诊断证明。具体病种的鉴定标准可以咨询当地医疗机构或医保部门。
注意事项
1.病史资料:大多数慢性病的鉴定都需要提供近半年或一年内的相关病史资料和检查报告。
2.诊断证明:需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明确诊断证明。
3.申请流程:具体申请流程和所需材料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咨询当地医保部门或医疗机构。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具体的慢性病鉴定需求,建议直接咨询当地医疗机构或医保部门以获取准确的鉴定标准和申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