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只交个人单位没交的情况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以下是关于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详细解答。
社保缴纳规定
法律规定
- 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和第六十条,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
- 个人账户与单位账户:社保的个人账户和单位账户是一个整体,不能只缴纳个人部分而不缴纳单位部分的。
缴纳比例
- 养老保险:单位缴纳比例为14%,个人缴纳比例为8%。
- 医疗保险:职工一档医保单位缴纳比例为5%,个人缴纳比例为2%;职工二档医保单位缴纳比例为1.5%,个人缴纳比例为0.5%。
- 失业保险:单位缴纳0.8%,个人缴纳0.2%。
- 工伤保险:由企业自己缴纳,具体比例根据行业类别分八档基准费率。
- 生育保险:由企业自己缴纳,比例为0.5%。
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的法律责任
- 滞纳金和罚款: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 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个人未缴纳社保的法律责任
个人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能会影响其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资格,但具体责任需根据当地政策确定。
投诉与维权
投诉渠道
- 社保中心:携带劳动合同、工资流水到社保中心稽核科提交《补缴申请表》。
- 税务局:凭社保中心出具的《稽核整改通知书》到税务局申请强制划扣。
- 劳动监察大队: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监察大队有权约谈公司负责人,要求公司按期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维权步骤
- 提交申请:向社保中心或税务局提交补缴申请。
- 等待处理:社保中心或税务局在60日内出具《社会保险稽核通知书》,公司收到通知后应在15日内完成补缴。
- 法律途径:如果公司未能按时补缴,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补缴社保
补缴流程
- 个人补缴: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补缴,审核通过后,按核定的应缴数额进行补缴。
- 单位补缴: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补缴,除补缴应缴数额外,还需缴纳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补缴影响
- 缴费基数调整:补缴时可能需要按照当前的缴费基数进行,而非当初的基数。
- 养老保险待遇影响:补缴社保可能会影响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和领取条件。
- 医疗保险效力:补缴后,医疗保险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生效,影响即时使用。
社保只交个人单位没交的情况是违法的,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可以通过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补缴社保时,需注意缴费基数和医疗保险的效力等问题。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维权途径,有助于劳动者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社保只交个人不交单位可以吗?
根据现行的社保法规,社保的缴纳通常是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承担的,不能仅由个人缴纳单位部分。以下是具体说明:
法律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包括单位和个人的部分。
-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社保,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补缴,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灵活就业人员的选择
- 对于没有用人单位的个人,可以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部分费用由个人全额承担。
- 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当地规定的范围内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和比例,确保社保权益不受影响。
社保缴纳比例是多少?
2025年社保缴纳比例如下:
-
养老保险:
- 单位缴纳比例:16%-20%(具体比例因地区而异)
- 个人缴纳比例:8%
-
医疗保险:
- 单位缴纳比例:8%-10%(具体比例因地区而异)
- 个人缴纳比例:2%
-
失业保险:
- 单位缴纳比例:0.5%-2%(具体比例因地区而异)
- 个人缴纳比例:0.5%-1%
-
工伤保险:
- 单位缴纳比例:0.2%-1.9%(根据行业风险分类)
- 个人无需缴纳
-
生育保险:
- 单位缴纳比例:0.5%-1%(具体比例因地区而异)
- 个人无需缴纳
请注意,以上比例仅供参考,具体比例可能因地区政策调整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当地社保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社保断缴后有什么影响?
社保断缴后,会对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产生一系列影响。以下是具体的影响:
-
医疗保险断缴:
- 无法使用医保报销:断缴第二个月开始,无法享受医保报销待遇。断缴超过3个月,连续缴费时间清零,需重新累计,且6个月后才能恢复报销资格。
- 每年报销上限降低:连续缴费时间越长,报销上限越高。断缴超过3个月,连续缴费时间清零,需重新开始累计。
- 商业医疗险保费上涨:无医保的情况下,商业医疗险的报销比例会降低。
-
生育保险断缴:
- 无法享受生育津贴和医疗费用报销:断缴期间生育,无法享受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用报销。
- 工资补偿受影响:女职工休产假期间的工资由生育险支付,断缴将无法获得这部分补偿。
-
养老保险断缴:
- 养老金领取金额减少:断缴时间越长,缴费年限越短,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越少。
- 影响退休时间:累计缴费年限不足,需延长缴费年限才能办理退休手续。
-
失业保险断缴:
- 影响失业金领取期限和金额:断缴期间无法领取失业保险金,且累计缴费年限减少,领取期限和金额可能受影响。
-
工伤保险断缴:
- 无法获得工伤保障:断缴期间发生工伤事故,无法获得工伤保险的赔偿,所有费用需个人或单位承担。
-
其他影响:
- 购房、购车、落户资格受限:在一些大城市,社保连续缴纳年限与购房、购车摇号、落户等政策挂钩,断缴会影响这些资格。
- 子女上学受影响:部分地区要求非本地户籍家庭需连续缴纳社保满一定时间,断缴可能影响孩子入学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