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止咳养生配方

中医药止咳养生配方包括百合固金汤、沙参麦冬汤、桑菊饮、麻杏石甘汤等经典方剂,以及食疗如梨汁炖冬菇、银耳百合沙参汤等。这些配方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等功效,但使用前需咨询医生。

中医药在止咳养生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疗效。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药止咳养生配方:

  1. 经典方剂

    • 百合固金汤:由熟地、生地、归身等组成,滋养肺肾、止咳化痰,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
    • 沙参麦冬汤:由沙参、玉竹等组成,甘寒生津、清养肺胃,主治燥伤肺胃或肺胃阴津不足。
    • 桑菊饮:由桑叶、菊花等组成,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适用于风温初起、咳嗽等症状。
    • 麻杏石甘汤:由麻黄、杏仁等组成,辛凉宣泄、清肺平喘,适用于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 二陈汤:由陈皮、半夏等组成,燥湿化痰、理气和中,适用于痰湿咳嗽。
    • 清金化痰汤:由黄芩、栀子等组成,清肺化痰,主治痰热郁肺引起的咳嗽。
  2. 食疗养生

    • 梨汁炖冬菇:梨能润肺凉心、消痰降火,冬菇内的双链糖核酸在人体内产生的干扰素能消灭体内的病毒。
    • 银耳百合沙参汤:银耳、百合、北沙参等一同放入砂锅中煮,可润肺止咳。
    • 黄芪百合粥:黄芪、百合、粳米等煮粥,可养阴润肺、止咳化痰。
    • 川贝炖雪梨:雪梨加川贝末炖煮,可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 萝卜蜂蜜饮:白萝卜、生姜、大枣等加水煮沸,加蜂蜜即可,可清热生津、化痰止咳。

这些中医药止咳养生配方,既可以通过水煎服用,也可以通过食疗来调养身体。但请注意,在使用这些配方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以确保安全和适应症。

中医药止咳养生配方表

配方名称
主要成分
功效
适用症状
附加信息
川贝枇杷膏(新配方)
川贝母、枇杷叶、薄荷、桔梗等,现代提取技术
清热化痰、润燥止咳、清肺热、降逆气
慢性咳嗽、痰多、喉咙不适
效果强大,有研究数据支持
连花清咳片
未具体列出,但包含多种药材
增加纤毛摆动频率、广谱抗病毒及抑菌、提高抗氧化能力等
春季咳嗽高发、化痰止咳
专家推荐,多项机制协同作用
止嗽散(古方)
紫菀、百部、陈皮、桔梗、白前、荆芥、甘草等
润肺止咳、化痰理气、宣肺利咽等
寒咳、热咳、久咳不愈
可根据症状调整药材
百合固金汤(新配方)
百合、生地、熟地、川贝母、麦冬、玄参、甘草等
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生津润燥
顽固性咳嗽、肺阴不足
专为肺阴不足设计,止咳效果显著

中西医结合止咳药物表

药物名称
主要成分
功效
适用症状
使用建议
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液
氢溴酸右美沙芬
中枢性止咳,迅速抑制咳嗽反射
干咳、夜咳、喉咙发痒
适合快速止咳,用药后迅速起效
复方甘草片
甘草、阿片粉
止咳、祛痰、镇痛
一般咳嗽、祛痰需求
传统中成药,温和有效
止咳万能方(中药)
止嗽散为基础,根据症状加减药材
不分寒热,通杀一切咳嗽
各种咳嗽症状
精准治疗,避免药物伤害肺脏
款冬花与紫菀组合
款冬花、紫菀等
止咳界明星组合,适用于多种咳嗽
新咳久咳、寒咳热咳、燥咳
可与其他药材配伍,增强效果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特效偏方秘方100种

以下为精选的20种常见疾病特效偏方秘方整理(综合7个相关来源筛选): 一、内科疾病 ‌高血压 ‌ 玉米须熬水当茶饮用,连服半月‌ 黄瓜秧切碎加红糖熬水,每日1次连服5天‌ 芹菜捣汁加白糖炖服,连续15天‌ ‌糖尿病 ‌ 白醋泡冰糖每日饮用,5瓶见效‌ 大白公鸡加陈醋炖煮,连吃3只‌ 猪胰与冬瓜皮煮熟食用,连续20天‌ ‌气管炎/哮喘 ‌ 桐树青虫油炸后每日食用3条,3-5日见效‌

健康新闻 2025-03-27

中医养生老偏方秘方大全

中医养生历史悠久,包含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方法。以下是根据您的需求整理的一份中医养生老偏方秘方大全,涵盖穴位按摩、食疗养生、中药外敷、气功锻炼等多个方面,供您参考: 一、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穴位及其按摩方法: 太冲穴 位置: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功效:疏肝理气、缓解情绪波动

健康新闻 2025-03-27

养生堂名称大全

以下是一些养生堂的名称,这些名称既好听又富有深意,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 高端大气的养生堂名称 颐养天年馆 - 直接体现养生的核心主题,散发着浓郁的中国文化韵味6 。 福气养生坊 - 结合了福气与养生,既寓意吉祥,又容易记忆6 。 金鼎康源 - 金鼎象征着尊贵地位,康源则代表健康,意味着财富与健康的双重保障6 。 养生宝源居 - “居”字寓意着安定与舒适,“宝源”则暗示着财富与资源6

健康新闻 2025-03-27

养生堂中医补气血的方子

以下是一些养生堂推荐的补气血的方子: 八珍汤 组成 :由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炙甘草这八种中药组成。 功效 :具有益气补血的功效,是经典的气血双补方剂,可用于治疗各种气血不足之证,如面色萎黄或苍白、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等症状。 适用人群 :适用于大多数气血两虚的人群,是中医补气血的基础方剂。 归脾汤 组成 :包含白术、人参、黄芪、当归、甘草、茯神

健康新闻 2025-03-27

养生堂是正规品牌吗

根据搜索材料,养生堂是一个正规的品牌。以下是一些相关信息: 1.品牌背景:养生堂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药品保健品企业,创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杭州市 2.产品线:公司产品线覆盖内服美容品、儿童营养品、健康养生品等领域,是中国保健品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3.认证与荣誉:养生堂拥有海口和杭州两个大型生产基地,并在全国设有多个销售大区和办事处

健康新闻 2025-03-27

养生堂李济仁祖传秘方

关于国医大师李济仁的祖传养生秘方,综合其公开分享的医学经验和《养生堂》节目内容,整理核心方法如下: 一、气血双补养生茶 配方 :黄芪10-15g、黄精10g、西洋参3-5g(冬季可换人参)、枸杞6-10g。 用法 :沸水冲泡焖10分钟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早晚空腹饮用更佳。 功效 :调和气血、降三高、缓解疲劳,尤其适合气血两虚、亚健康人群。 二、揉腹法(调理脾肾) 步骤 : 右手掌心贴肚脐

健康新闻 2025-03-27

养生堂出什么事了

养生堂最近发生了以下几件事情: 因虚假宣传被罚款 : 2023年6月,浙江养生堂保健品销售有限公司因在电商平台“养生堂旗舰店”售卖的“养生堂蛋白软骨肽固体饮料”广告文案中,违规宣传该产品具有“强韧骨骼”、“养护关节”等保健功能,违反了广告法,被杭州市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万元8 2 。 该广告文案中使用了医疗用语,易使消费者将该产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误导了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知8 。

健康新闻 2025-03-27

上过养生堂的中医专家

以下是上过北京卫视《养生堂》栏目的部分中医专家及其相关信息: 一、综合类中医专家 赵继福 职务:全国名中医、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 专长:擅长使用贵细药(如人参、灵芝)调理脾胃,养生经验丰富。 相关节目:《巧用贵细药调脾胃》。 辛随成 职务: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专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如胃癌、肝癌、甲状腺结节等)、血液病等,经验丰富。 相关节目

健康新闻 2025-03-27

中医的十大养生食疗方

中医的十大养生食疗方包括:三米粥健脾止泻、四神汤健脾养胃、清肺三皮饮清肺化痰、润肺白菜汤润肺、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六味地黄丸补肾精、羊肉汤温补肾阳、薏米红豆粥祛湿排毒、枸杞红枣茶补血养颜、银耳百合莲子汤润肺镇咳。 中医的十大养生食疗方,各具特色,涵盖了补气血、健脾胃、润肺止咳等多方面功效,以下为详细介绍: 三米粥 功效 :健脾,厚肠,止泻。 材料 :高梁米、黄米、粳米各30克,白糖适量。 做法

健康新闻 2025-03-27

中医养生堂治失眠方法

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草药疗法、针灸疗法、按摩疗法、饮食疗法和音乐疗法等。这些方法通过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补益气血,从而达到改善睡眠质量的目的。 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 草药疗法 使用具有安神、镇静作用的中草药,如酸枣仁、夜交藤等,通过煎煮或泡水服用。草药疗法通过药物的天然成分,能够有效调节神经系统,缓解焦虑和失眠。酸枣仁和夜交藤是常用的安神药材,具有养心安神、滋阴降火的作用。

健康新闻 2025-03-27

冬天开窗睡觉会面瘫吗

根据搜索结果中的医学信息,冬天开窗睡觉确实可能增加面瘫风险 ,但并非唯一或必然因素。以下是综合分析: 一、寒冷与面瘫的关联性 诱因之一:面部受凉 冬季开窗睡觉时,冷风直接刺激面部可能导致面部神经血管痉挛、缺血水肿,进而引发面神经麻痹(即面瘫)。中医理论也认为“风邪易袭阳位”,头面部受寒更易致病。 免疫力下降的协同作用 睡眠时人体免疫力较低,若叠加寒冷刺激,可能削弱局部抵抗力

健康新闻 2025-03-27

湿发睡觉会面瘫吗

湿发睡觉确实可能增加面瘫的风险,但这并非唯一原因。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答: 1. 湿发睡觉是否会引发面瘫? 湿发睡觉可能会间接增加患面瘫的风险,但并非直接原因。面瘫,即面神经麻痹,通常由多种因素引发,包括病毒感染、免疫反应异常、外伤等。 2. 湿发睡觉为何可能增加面瘫风险? 湿发睡觉可能导致以下问题,从而间接增加面瘫的风险: 头部受凉 :湿发睡觉时,头部热量容易通过湿发快速散失

健康新闻 2025-03-27

面瘫晚上睡觉可以压着面瘫地方吗

面瘫是一种面部肌肉无法正常运动的症状,通常是由于面神经受损引起的。对于面瘫患者来说,晚上睡觉时的姿势确实需要注意。以下是一些建议: 1.避免压迫面部:尽量避免压迫患侧的面部,以免加重神经损伤或影响血液循环。可以尝试仰卧睡觉,或者使用柔软的枕头来支撑头部和颈部,避免面部直接接触枕头。 2.保持头部抬高:稍微抬高头部可以减少面部水肿的可能性,有助于缓解症状。 3.使用热敷

健康新闻 2025-03-27

中医内科主要看什么

中医内科是中医临床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运用中医理论来诊断和治疗内科疾病。中医内科主要看以下几类疾病: 1. 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 :包括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 咳嗽 :包括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 哮喘 :包括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等。 2. 消化系统疾病 胃痛 :包括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 腹泻 :包括急性肠炎、慢性肠炎等。 便秘 :包括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 3.

健康新闻 2025-03-27

中医杂病门诊看什么病

中医杂病门诊主要看以下几类疾病: 慢性疾病 :如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便秘、肝胆病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像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以及慢性心脑血管疾病,例如冠心病、脑梗死后遗症等。 疑难病症 :一些病因不明、症状复杂或诊断不明确的疾病,如长期发热、风湿与类风湿、久咳、皮疹等,这些病症可能经过多方检查和治疗仍未能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亚健康状态

健康新闻 2025-03-27

中医内科杂病是什么病

中医内科杂病是指病机复杂、病程较长且常规中医治疗方法难以取得显著效果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多涉及多脏腑功能失调,症状多样且反复发作,通常需要个体化辨证施治。以下是具体分类及特点: 一、主要疾病类型 ‌肺系疾病 ‌ 包括肺痨、咳嗽、哮喘等,表现为久咳不止、呼吸困难、潮热盗汗等症状‌。 ‌脾胃疾病 ‌ 如胃痛、腹胀、消化不良,常因饮食不节或脾胃虚弱导致‌。 ‌心脑血管疾病 ‌ 涵盖心悸、胸痹(冠心病)

健康新闻 2025-03-27

挂中医内科都看哪些病

中医内科主要治疗各种内科疾病,涵盖多个系统和病种。以下将详细介绍中医内科常见的疾病种类、特色治疗方法及其诊断手段。 中医内科的常见病种 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内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感冒、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这些疾病多由外感风寒、肺气不足或痰湿内阻引起,治疗上可采用宣肺化痰、温肺散寒的方法。 呼吸系统疾病在中医内科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医通过辨证施治,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健康新闻 2025-03-27

中医内科和外科的区别是什么

中医内科与外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治疗对象、方法、适应症、药物使用及学科理念等方面,以下是具体对比: 1. 治疗对象 中医内科 : 以脏腑、气血、经络等内在系统疾病为主,如失眠、消化不良、高血压、糖尿病等。涵盖脑病(中风、头晕)、脾胃病(胃炎)、心肺疾病(哮喘)、内分泌失调等。 中医外科 : 专注体表及体腔局部病症,如疮疡、皮肤病、外伤、肛肠疾病(痔疮)、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 2. 治疗方法

健康新闻 2025-03-27

中医内科常见病

中医内科常见病种类繁多,涵盖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内科疾病及其简要介绍: 一、呼吸系统疾病 1.感冒概述:感冒是由外邪侵袭人体引起的,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风寒、发热、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因病机:主要感受风邪,风寒、风热为多见辨证论治:根据症状不同,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气虚感冒、阴虚感冒等,分别采用辛温解表

健康新闻 2025-03-27

突然半边脸面瘫了自己会好吗

突然半边脸面瘫有自愈可能,但建议及时就诊。约70%的面瘫患者未经治疗可能在6个月内自愈,但及时治疗可加速康复进程。 面瘫的自愈可能性 自愈率 :约70%的面瘫患者,在未经任何治疗的情况下,可能会在发病后的3至6个月内自然恢复。这主要是因为面神经具备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 年龄因素 :年轻人的恢复能力通常比老年人更强。研究发现,40岁以下患者的自然恢复率高于40岁以上者。 病因影响

健康新闻 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