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108线忻州段改建工程是山西省“十四五”期间里程最长、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国省干线新改建工程项目之一。该项目旨在提升国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优化区域路网结构,并为山西中部城市群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交通保障。
工程概况
该工程起点位于繁峙县沙河镇集义庄乡东侧,与国道108线神堂堡至砂河段改建工程终点顺接,终点位于忻州市与太原市交界处石岭关村北,与国道108线太原市境内段顺接。整个项目路线全长约为170.358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8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5.5米。
重要节点及进展
在2024年12月30日凌晨,作为该项目的重要控制性工程之一的牧马河大桥完成了逆时针64.7°的高空转体,这标志着全线路基工程基本贯通,为2025年的顺利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牧马河大桥全长827米,其中第6联采用了两跨65米的转体箱梁上跨北同蒲铁路,实现了万吨级箱梁的成功转体。
在2024年7月3日,国道108线忻州段改建工程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铺筑顺利完成,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沥青路面施工的新阶段。而在同年9月,项目部已累计完成路基挖方90%,路基填方80%,桥梁桩基95%,墩柱94%,梁板预制95%等关键指标。
施工挑战与应对措施
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技术难题,施工单位采取了多种创新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例如,在牧马河大桥的施工过程中,使用了下沉式球铰施工技术以及北斗导航定位测量系统等先进手段确保转体桥精确安全就位。同时,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并保证工程质量,各参建单位还加强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并严格执行规范化、标准化、工艺化的要求。
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尽管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曾曝出一些负面消息。据报道,部分施工单位存在违规采购低价且无合法来源的砂石骨料的行为,这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对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监管力度,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预期效果
预计到2025年国庆节前,国道108线忻州段改建工程将全面竣工通车,届时它将成为连接京津冀地区与雄安新区的重要快捷通道,极大地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国道108线忻州段改建工程不仅是山西省内一项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源。通过不断克服技术难关、优化施工流程以及强化质量监控,这一宏伟蓝图正在逐步变为现实。同时,如何平衡好快速推进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将是未来类似大型基建项目面临的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