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坍落度、延长搅拌、修补表面
针对混凝土离析的现场补救措施,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方法,具体如下:
一、调整混凝土性能
-
降低坍落度
通过减少混凝土出机时的坍落度,增加后续搅拌时间,改善流动性与均匀性。但需注意,严重离析的混凝土可能无法再搅拌,需作废处理。
-
优化配合比
-
增加粗骨料比例(如碎石用量)提升整体强度,减少离析风险;
-
调整水泥与石灰粉比例,避免因胶结料不足引发离析。
-
二、施工工艺改进
-
延长搅拌时间
延长混凝土在搅拌站的搅拌时间,确保各成分充分混合,改善流动性。
-
控制骨料质量
-
筛分骨料并均质化,避免颗粒分布不均导致的离析;
-
控制砂含水量,避免过湿影响混凝土性能。
-
-
减少振捣次数
避免过度振捣引发混凝土过热或离析,建议采用轻振或插入式振捣。
三、表面处理与修补
-
喷水养护
对离析较轻的混凝土表面喷水保湿,延缓干燥速度,促进内部重新结合。
-
喷浆修补
用高压喷浆泵注入水泥浆液,填补离析空隙,重新粘结颗粒。
-
表面重构
用磨光机打磨离析表面,使其平整后重新浇筑一层混凝土。
四、预防措施
-
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避免不合格骨料、水泥或外加剂进入施工现场;
-
合理控制混凝土配合比,避免因水灰比不当引发离析。
注意事项
-
严重离析的混凝土(如出现蜂窝、气泡或强度不足)需作废,不可强行搅拌;
-
补修后需进行养护,确保修补层与原混凝土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