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后下一道工序的时间需根据强度要求、工序类型及养护条件综合确定,具体如下:
一、强度要求与工序类型的关系
-
基础性施工(上人、堆料、支模)
- 混凝土强度需达到1.2MPa,通常在24小时后可上人;
- 轻度施工(如安装模板)需等待48小时以上。
-
砌筑或重型荷载作业
- 农村自建房现浇楼板需3~7天方可进行二层砌墙施工,最快需5天;
- 若需运输砖、砂浆等材料,建议至少等待7天以避免楼板变形。
-
拆除模板
- 跨度≤8米的结构需强度≥75%,春夏秋季养护7~9天,冬季需10~15天;
- 跨度>8米的结构需强度≥100%,养护时间需延长至28天。
二、养护条件的影响
- 温度:高温环境可缩短等待时间,低温需延长;
- 湿度:每日需浇水≥2次,前24小时必须保证湿润养护;
- 覆盖保护:为赶工期可采用麻袋或草包覆盖养护,确保保湿至少7天。
三、特殊工序的注意事项
- 金刚砂地面施工:需待混凝土强度达标(通常3~7天),且环境湿度适宜;
- 现浇楼板后续施工:若未拆模板且强度达标,可提前进行部分作业,但需避免集中荷载。
四、综合建议
- 常规工序:按24小时(上人)→48小时(轻作业)→≥7天(重型作业)分阶段推进;
- 严格监测:通过试块检测或回弹仪确认强度达标后再施工,避免结构损伤。
注:具体时间需结合施工方案、环境条件及检测结果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