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审慎是一种监管策略,旨在鼓励创新的同时确保安全和合规。它在面对新兴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时,采取一种既包容又审慎的态度,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包容审慎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定义
- 包容审慎是指在新兴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出现时,政府采取一种包容和审慎的监管方式,既给予这些新事物成长的空间,又确保它们不触碰安全底线和法律法规。
- 这种监管方式强调在现行法律规范尚未明确的前提下,为适应新兴产业经济活动的发展特点,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基本概念
- 包容:对新业态采取包容态度,只要它们不触碰安全底线,给予一个观察期。
- 审慎:当新业态刚出现还看不准的时候,不要一上来就“管死”,而要给它一个“观察期”;同时严守安全底线,对违法行为采取严厉监管措施。
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和实践
监管原则
- 包容原则: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
- 审慎原则:守住安全底线,防范重大风险。
- 法治原则:依法监管,规范执法。
- 效能原则:提升监管效率,降低企业负担。
实践举措
- 推行柔性执法:通过行政辅导、行政建议、行政提示等非强制性方式,监督和引导市场主体主动纠正违法行为。
- 建立容错机制:对情节轻微的违法行为,采用告诫说理、责令限期改正等方式,指导市场主体自觉纠正违法行为。
- 实施分类监管:根据新业态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监管内容和执法重点。
- 加强智慧监管: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包容审慎的社会影响和未来趋势
社会影响
- 激发创新活力:包容审慎监管在实践过程中对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平衡市场经济风险与发展,回应当代技术变革,适应新经济形态,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提升安全与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优化营商环境:通过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规范药品裁量权的实施,推进包容审慎监管,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趋势
- 技术驱动的监管创新: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包容审慎监管将更加注重科技手段的运用,提升监管的智能化和精准度。
- 国际合作与标准化:在国际合作中,包容审慎监管的理念和实践将逐步标准化,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包容审慎监管是一种创新的监管策略,旨在鼓励创新的同时确保安全和合规。通过包容与审慎的结合,政府能够有效应对新兴业态带来的挑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际合作的深化,包容审慎监管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包容审慎原则在行政处罚中的应用实例有哪些
包容审慎原则在行政处罚中的应用实例可以从多个领域中找到,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案例:
-
黑龙江省黑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案例:
- 案情:某蔬菜批发部销售的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且未提供相关合格证明文件。
- 处理:由于当事人积极配合调查,主动召回不合格食品,并在短时间内改正了违法行为,黑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决定对其减轻处罚,仅处以罚款2000元,并给予警告。
-
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案例:
- 案情:某小区业主未经审批擅自砍伐小区树木。
- 处理:考虑到当事人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在执法人员指导下主动补种树木,吉阳分局决定不予行政处罚。
-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花都分局案例:
- 案情:某塑料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未按规定使用污染防治设施,导致废气排放不达标。
- 处理:由于该公司为小微企业,初次违法且发现问题后立即整改,花都分局决定对其不予行政处罚。
-
常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案例:
- 案情:湖南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侵犯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 处理:鉴于该公司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常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决定对其不予行政处罚,并进行教育和责令改正。
-
沈阳市沈北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案例:
- 案情:某墓园在出售墓位时存在重复收费的价格违法行为。
- 处理:由于当事人首次违法,且在执法机关检查后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积极退还费用,沈北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决定对其从轻处罚,处以违法所得1倍的罚款。
如何通过包容审慎原则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通过包容审慎原则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实施柔性监管制度
- 编制“四张清单”:制定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予处罚清单,明确适用情形和处置措施,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品质。
- 推行柔性执法:采用行政指导、政策指引、提示提醒等方式,引导市场主体守法经营,减少冲突。
2. 优化城市管理服务
- 便民服务措施:制作便民服务卡,列明管理标准,解决市民实际问题,提升服务水平。
- 慎罚制度:建立多提醒、多劝导、少处罚模式,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3. 推进企业信用修复
- 主动提醒机制:建立“一处处罚一提示”机制,同步送达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提醒函,提升市场主体诚信意识。
- 信用修复服务:开展信用修复核查清理行动,帮助市场主体完成信用修复。
4. 强化党建引领与多元共治
- 党建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提升治理效能。
- 多元共治:建立多元参与的治理机制,完善协商民主机制,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治理。
5.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转型
- 智慧城市建设: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智慧社区等项目,提升城市管理效率。
- 数据共享与整合:建立城市数据共享平台,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升级,实现跨部门协同治理。
6. 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 理念转变: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注重管理与建设并重,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宜居性。
- 依法治理:强化依法治理,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城市治理难题,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包容审慎原则在数字经济监管中的具体案例有哪些
包容审慎原则在数字经济监管中的具体案例可以从多个地区和行业的实践中找到。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
株洲市市场监管局案例
-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不执行转供电价格政策案:该公司未按照规定电价收费,多收电费31158.412元。由于当事人已将多收电费退还,并积极配合调查,符合首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的情形,最终不予行政处罚。
-
中学未按规定检验校服案:该校服的消费者使用说明不符合标准,但当事人积极配合调查并及时改正,最终不予行政处罚。
-
农土产品深加工公司发布虚假广告案:该公司发布的广告内容与实际不符,但鉴于其违法情节轻微且已主动纠正,最终不予行政处罚。
-
医院发布违法广告案:该医院在宣传牌中使用了过期协议的内容,但在被指出后迅速改正,最终不予行政处罚。
汉中市市场监管局案例
-
智能售卖机无证经营现磨咖啡案:当事人未办理相关证照,但鉴于其违法行为轻微且及时改正,最终不予处罚。
-
生物工程公司未按规定公示年报案:当事人因未及时公示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但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及时整改,最终不予处罚。
-
眼镜店会员卡设置不平等格式条款案:当事人在会员卡上设置不平等条款,最终被处以警告并减轻处罚。
-
水果经销部互联网广告首次违法案:当事人在抖音平台上发布未显著标示“广告”的短视频,鉴于其首次违法且及时改正,最终不予处罚。
-
大药房销售不合格医用防护口罩案:当事人销售的不合格口罩被及时召回,最终免予处罚。
镇江市京口区案例
- “信用沙盒”监管试点:京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华为(镇江)数字联合创新中心等3家产业平台启动“信用沙盒”监管试点,对A类企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措施,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打扰。
杭州市“数谷”案例
-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杭州市通过建设“数谷”数据产业集聚区,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新路径,构建数据开发利用新模式,促进数据要素有序流通。通过创新打造“数谷”数据可信流通基础设施框架和治理体系,形成多部门跨领域联动探索的数据要素“改革沙盒”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