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政策的定义
宏观审慎政策(Macroprudential Policy)是指为了促进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而不仅仅是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健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它关注的是金融系统整体的风险,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
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
宏观审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限制系统性风险,即避免金融体系出现大面积停摆,这会对整体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它旨在增强金融系统对冲击的韧性,并限制金融系统中风险的累积。
宏观审慎政策的工具
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可按照时间维度和结构维度两种属性划分:
- 时间维度的工具:用于逆周期调节,平滑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波动,主要包括资本管理工具、流动性管理工具、资产负债管理工具等。
- 结构维度的工具:通过提高对金融体系关键节点的监管要求,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跨机构、跨市场、跨部门和跨境传染,主要包括特定机构附加监管规定、金融基础设施管理工具、跨市场金融产品管理工具等。
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
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需要建立健全的政策框架,包括政策目标、风险评估、政策工具、传导机制与治理机制等。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宏观审慎管理的牵头部门,负责监测、识别、评估、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畅通宏观审慎政策传导机制,组织运用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