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户的认定方式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和标准进行:
一、认定方式
-
主动申请
农户可通过以下方式主动申请纳入监测范围:
-
向所在村民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需签署《监测对象申请及承诺授权书》);
-
拨打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手机APP或12317热线申请;
-
通过地方性平台(如安徽省防返贫监测小程序)提交申请。
-
-
部门筛查预警
-
工作队员入户时指导农户申请;
-
通过财政、公安、民政等部门数据比对发现风险后,由乡镇组织入户核实。
-
二、认定标准
综合收入、财产及“三保障”等因素,判断是否具备返贫致贫风险,主要标准包括:
-
收入标准
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监测线(2022年为6800元,具体以最新政策为准);
或收入略高于监测线,但因病因灾意外支出大幅增加导致生活困难。
-
刚性支出压力
包括医疗、教育、住房、安全饮水等基本生活支出超出家庭承受能力,且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改善。
-
“三保障”缺失
-
住房条件恶劣(如无安全住房、居住环境差);
-
教育保障不足(如子女失学、辍学);
-
医疗保障缺失(如重大疾病致贫)。
-
-
其他风险因素
-
因灾因意外事故导致收入锐减;
-
家庭成员健康问题(如长期患病、残疾)。
-
三、认定程序(简化版)
-
农户申请
填写《防返贫监测对象信息采集表》,提交至村委会。
-
入户核实
村委会组织人员核实家庭收入、财产、生产生活状况,农户签署相关授权书。
-
财产检索
乡镇汇总信息后,联合多部门查询家庭财产状况。
-
民主评议
村“两委”成员、党员代表等组成评议会,逐户评议是否纳入监测对象。
-
公示与审定
评定结果在村内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县级部门复核审定。
四、注意事项
-
动态管理 :监测对象实行动态调整,收入稳定后可能退出监测;
-
信息核查 :需综合评估家庭长期收入趋势,而非仅依赖当年数据;
-
政策差异 :不同地区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收入基准线(如2021年曾为5000元)。
通过以上方式,确保监测机制的精准性和及时性,有效防范返贫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