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农户纳入监测户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家庭人均纯收入:家庭人均纯收入是判断是否纳入监测户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的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收入参考标准。例如,有些地方将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且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纳入监测范围。还有地方以家庭人均纯收入在6372元以下作为监测户的纳入条件。
-
返贫风险:即使家庭人均纯收入未达到某一具体数值,但如果存在明显的返贫风险,也可能被纳入监测户。这包括因病、因学、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的刚性支出较大,使得收入有可能下降到当前脱贫标准以下的情况。
-
稳定性:家庭的收入和支出是否稳定也是考虑因素之一。例如,如果家庭中有产业或就业人员,但其收入连续两年不持续稳定,并且有可能降到当前脱贫标准以下,这也可能导致该家庭被纳入监测户。
-
家庭资产:在某些情况下,家庭的资产情况也会被考虑。例如,如果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某户名下无车、无商品房、无大额存款,这可能会增加其被纳入监测户的可能性。
-
政策因素:补贴性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占比过高(如超过60%),并且补贴政策到2020年结束或发生中期调整,这也可能导致家庭被纳入监测户。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纳入标准可能会随着时间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建议关注当地政府发布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