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的相关政策,医保目录的调整频率和机制如下:
一、调整频率
-
动态调整机制
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医保药品目录实行 每年调整一次 的动态调整机制,而非固定周期调整。这一调整方式更灵活,能够及时响应临床需求和药品市场变化。
-
历史调整周期对比
-
2009年发布的医保目录为 五年调整一次 的固定周期;
-
2018年前的调整多为阶段性或全面调整,但未形成固定周期。
-
二、调整原则与机制
-
纳入条件
新药需满足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等基本条件,并通过专家评审、谈判或竞价等程序。
-
调出机制
依据临床价值评估,将疗效不理想或价格过高的药品调出目录。
-
政策意义
通过高频次调整,医保目录累计新增超835个药品,调出150个药品,累计为患者减负超8800亿元。
三、最新调整情况
-
2020年调整 :启动了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分为准备、申报、评审、谈判等阶段,体现了动态调整机制;
-
2021-2024年 :延续每年调整的节奏,新增多类创新药和急需药,优化医保资源配置。
总结
医保目录调整已从 五年一次 的固定周期转向 每年动态调整 ,通过高频次更新提升药品保障能力,更好地满足群众医疗需求。未来这一机制有望进一步优化,以适应医疗技术进步和药品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