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与病因
- 定义:因脑动脉供血障碍(如缺血或出血性脑血管病)引发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改变,最终导致大脑功能全面衰退。
- 病因:
- 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
- 心脏疾病(如房颤)、血流动力学异常或血液成分变化。
- 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史。
2. 典型症状
- 早期表现:近期记忆力减退、计算力下降、反应迟钝。
- 进展期症状:
- 执行功能障碍(如无法完成日常任务)。
- 语言障碍(言语不清、找词困难)。
- 精神行为异常(抑郁、焦虑、易怒,甚至幻觉)。
- 神经系统症状(步态不稳、肢体麻木、吞咽困难)。
3. 危险因素
- 不可控因素:高龄、男性、遗传基因(如Notch3基因突变)。
- 可控因素:
-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
- 肥胖、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如嗜辛辣荤食)。
4. 诊断与治疗
- 诊断:结合病史、神经检查、影像学(CT/MRI显示脑血管病变)及认知评估。
- 治疗:
- 病因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抗血小板/抗凝药物预防卒中复发。
- 改善认知: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NMDA受体拮抗剂(如美金刚)。
- 对症支持:康复训练、心理干预、护理照护。
5. 预防与预后
- 预防:管理基础疾病、戒烟限酒、健康饮食(低盐低脂)、规律运动。
- 预后:病情呈阶梯式进展,早期干预可延缓恶化,但完全逆转困难。
6. 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区别
- 起病特点:血管性痴呆多突发或阶段性进展,阿尔茨海默病则隐匿起病、缓慢进展。
- 影像学表现:血管性痴呆可见脑血管病变(如梗死灶),阿尔茨海默病以脑萎缩为主。
若老年人出现记忆力骤降、性格改变或行动障碍,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早期治疗可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