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管县改革的起始时间和历程
-
早期探索(1992年):
- 1992年,浙江省对13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进行扩权,扩大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外商投资项目的审批权,这是省直管县改革的早期探索。
-
财政省管县改革(2002年):
- 2002年,为了解决基层财政困难,浙江、广东、河南、辽宁、湖北等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以财政省管为主的省直管县改革,此时改革还只限于财政省管。
-
全面推进(2005年):
- 2005年,在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进省直管县的改革试点。
- 2009年,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将在2012年底前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推行的实施目标。
-
行政体制改革(2013年):
- 2013年,河北省决定自同年6月1日起开始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定州市、辛集市成为首批试点。
-
逐步扩大(2015年):
- 2015年初,河北省增设了8个省直管县(市)试点,但于同年9月份又取消了这些试点。
-
持续推进(2020年代):
- 2020年代,越来越多的省份将县级党政“一把手”纳入了省管干部的序列,进一步推进了省直管县改革。
总结: 省直管县改革的起始时间可以追溯到1992年的早期探索,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始于2002年的财政省管县改革。2005年,改革开始全面推进,并在2009年明确了在2012年底前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推行的目标。此后,省直管县改革在行政体制和其他领域持续推进,并不断扩大试点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