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医师违规扣分处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医保医师的行为,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保障参保人员合法权益。以下是该制度的详细说明:
一、制度背景与目的
- 背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医保部门制定了医保医师违规扣分管理相关制度。
- 目的:
- 增强医保医师诚信服务意识。
- 规范诊疗行为。
- 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合理使用。
- 减少医保违规违法行为。
二、适用范围
医保医师违规扣分处理制度适用于以下人员:
- 持有医师执业证书(包括助理医师)、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
- 在定点医疗机构注册执业,并向医保部门申请获得医保支付资格的医师。
三、记分规则
- 记分周期:一个自然年度为一个记分周期,满分12分。
- 记分标准:根据违规行为的严重程度,一次记分分值分为12分、6分、3分、2分、1分。
- 违规行为记分情形:
- 一次记12分(并发放红牌):
- 欺骗诱导患者接受治疗或购药。
- 恶意借用、套用医保医师代码开具处方。
- 诱导、协助他人冒名或虚假就医、购药,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或串通他人虚开费用单据。
- 伪造、变造、隐匿、涂改、销毁医学文书、医学证明、会计凭证、电子信息等有关资料。
- 虚构医药服务项目。
- 其他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
- 一次记6分、3分、2分、1分:根据违规行为的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处理。
- 一次记12分(并发放红牌):
四、处理措施
- 扣分与处罚对应关系:
- 扣满3分:暂停医保医师资格一个月。
- 扣满5分:暂停医保医师资格三个月。
- 扣满10分:暂停医保医师资格六个月。
- 扣满12分:暂停医保支付资格,并发放红牌。
- 暂停资格后的处理:
- 暂停六个月以下:由定点医疗机构组织医保政策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恢复资格。
- 暂停六个月及以上:由医保中心统一组织闭卷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恢复资格。
- 记分清除:一个记分周期结束后,若累积记分未满12分,则该周期内的记分予以清除。若再次发生违规行为,重新记分。
五、政策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 《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
- 《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
六、补充说明
- 区域适用性:以泉州市为例,该制度结合当地“三函两牌”医保监管措施实施。
- 违规行为累积:医保医师在同一记分周期内多次违规,分值可累积计算;若涉及不同记分情形,按最高分值记分。
- 多点执业管理:多点执业的医保医师记分合并计算,并纳入第一执业地点的医疗机构统计。
以上信息基于泉州市医保局发布的《泉州市医保医师违规行为记分管理暂行规定》,具体内容可参考泉州市医保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