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内水产饲料企业排名及市场表现情况如下:
2023年国内水产饲料企业排名
十大品牌排行榜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水产饲料十大品牌排行榜包括通威饲料、海大集团、粤海饲料、恒兴饲料、新希望六和、大北农DBN、正大集团、健马牌、PURINA普瑞纳和全兴GROBEST。
这些品牌在品质、口碑、市场份额等方面表现突出,反映了它们在市场上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
市场销量排名
2023年,国内水产饲料销量在1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44家,市场份额约占89%。其中,海大、通威、新希望位列前三,销量分别为460万-470万吨、300万-310万吨和120万-130万吨。
海大集团以显著的市场份额优势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通威和新希望也表现出色,显示出市场竞争的高度集中。
2023年国内水产饲料企业市场份额
三巨头市场份额
海大、通威、新希望在2023年的水产饲料销量合计为880万-910万吨,约占全国水产饲料销量的46%。这三大巨头的市场份额提升,反映了它们在技术创新、市场布局和高效生产管理方面的优势。
区域市场表现
2023年,广东省的水产饲料产量达到3610.7万吨,增长3.2%;山东省产量为4716.3万吨,增长5.2%。广东和山东作为主要的水产饲料生产区域,其产量增长对全国市场的影响显著,显示出区域市场的竞争格局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2023年国内水产饲料企业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点
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品控、原料创新和市场营养学三个方面。品控技术创新包括减少鱼粉使用、优化生产工艺;原料创新则涉及非常规原料的使用,如红米糠和越南白鱼粉;市场营养学则强调产品定位和市场需求结合。
技术创新是企业提升竞争力、降低成本和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特别是在原料价格上涨和环保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技术创新更显重要。
研发投入
2023年,饲料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推出新型饲料原料和优化饲料配方,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增加研发投入不仅有助于企业开发新产品,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2023年国内水产饲料企业环保措施
环保政策
2023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推动养殖业节粮降耗、降本增效,减少饲料粮消耗量。环保政策的实施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企业需要采取更环保的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生产
企业通过采用环保原料、优化生产工艺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措施,推动绿色生产。绿色生产不仅有助于企业应对环保政策,还能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2023年,国内水产饲料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色,海大集团、通威股份和新希望六和等龙头企业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技术创新和环保措施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优化生产流程,企业能够提升竞争力,应对市场挑战。
2023年国内水产饲料企业的主要产品线和市场表现
2023年,国内水产饲料企业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原材料价格上涨、养殖业周期性调整以及政策收紧等因素,导致水产饲料产量和销量均有所下降。以下是主要企业及其产品线和市场表现的概述:
主要企业及其产品线
-
海大集团:
- 产品线:涵盖水产预混料、水产饲料、禽饲料、猪饲料、反刍料等,形成养殖品种的全覆盖。
- 市场表现:2023年水产饲料销量约为520-525万吨,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
通威股份:
- 产品线:主要集中在水产饲料和畜禽饲料。
- 市场表现:2023年水产饲料销量约为305-310万吨,市场份额稳定。
-
新希望:
- 产品线:涵盖水产饲料、禽饲料、猪饲料等。
- 市场表现:2023年水产饲料销量约为155-160万吨,位列前三。
-
粤海饲料:
- 产品线:聚焦高端水产饲料,包括虾料、海水鱼料、特种水产料等。
- 市场表现:2023年水产饲料销量约为85-90万吨,市占率在华南地区较高。
-
恒兴饲料:
- 产品线:主要包括对虾饲料、海水鱼料等。
- 市场表现:2023年水产饲料销量约为85-90万吨,市场份额稳定。
-
澳华集团:
- 产品线:专注于特种水产饲料,如对虾料、海水鱼料等。
- 市场表现:2023年水产饲料销量约为75-80万吨,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市场表现
- 整体市场:2023年,全国水产饲料产量约为2262万吨,同比下降3.54%;销量约为2344万吨,同比减少156万吨,降幅明显。
- 细分市场:
- 对虾饲料:2023年全国对虾饲料销量达到182.4万吨,同比增长16.8万吨。海大集团占据34%的市场份额,通威股份占11%,澳华集团占11%。
- 海水鱼饲料:包括大黄鱼、海鲈、金鲳鱼等,整体销量有所下滑,但部分品种如加州鲈鱼饲料容量预计增长15%左右。
- 普水饲料:如草鱼、鲤鱼、罗非鱼等,受养殖行情低迷影响,饲料投喂量减少,销量下滑。
国内水产饲料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市场机遇
国内水产饲料行业在未来几年内将面临一系列重要的发展趋势和市场机遇。以下是对这些趋势和机遇的详细分析:
未来发展趋势
-
产量与市场规模的稳步增长:
- 尽管2023年水产饲料产量有所下降,但整体来看,市场规模仍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预计到2027年,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846.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7%。
-
技术创新与配方优化:
- 替代蛋白质来源(如昆虫、单细胞蛋白、藻类等)将成为行业焦点,以减轻对传统海洋资源的依赖。
- 精准营养技术的应用将提高饲料效率,减少浪费,并改善鱼类健康。
- 功能性饲料的研发将增强鱼类的免疫力和健康水平,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
- 发酵技术的革新将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可持续性。
-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政府对环保的要求将推动水产饲料行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企业需要采用更环保的生产工艺和原料,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 循环经济和可持续认证将成为行业的重要趋势,消费者对生态友好型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
市场竞争加剧与行业整合:
- 行业将呈现“2+N”的竞争格局,龙头企业(如通威股份和海大集团)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中小型企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 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将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
市场机遇
-
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水产品消费量的增加,水产养殖规模将持续扩大,带动水产饲料需求的增长。
- 特种水产品养殖的迅猛发展为高端水产饲料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
政策支持与市场准入:
- 政府鼓励水产饲料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开发高效、环保的饲料配方,并减少对进口饲料的依赖。
- 相关政策的出台将为水产养殖业创造机会,进而拉动水产饲料行业的发展。
-
消费升级与健康意识提升:
- 消费者对水产品品质和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推动高品质、功能性水产饲料的需求增长。
- 品牌认知度和产品质量将成为消费者选择饲料的重要因素。
2023年国内水产饲料企业排名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2023年国内水产饲料企业排名的依据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市场数据和消费者需求:排名基于多维度的市场数据和消费者需求,评估品牌的综合实力。这些数据包括市场份额、品牌知名度、消费者满意度等。
-
企业规模和销量:企业的生产规模和销售量是重要的评估指标。例如,2024年的数据显示,海大、通威和新希望等企业在销量上遥遥领先,这些企业的市场份额和销售数据对排名有直接影响。
-
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产品的质量和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也是排名的关键因素。企业是否拥有自主研发能力、产品质量是否过硬、是否有创新的技术和产品,都是评估的重要内容。
-
品牌口碑和服务:品牌的口碑和服务质量也是排名的参考依据。企业在市场中的声誉、客户满意度、售后服务等都会影响其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