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销售注射器是否会被罚款需根据具体经营行为是否合规来判断,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合规经营不会罚款
- 合法资质:若药店具备医疗器械销售资质(如备案或经营许可证),且注射器来源合法、质量合格,销售行为属于合法经营,不会面临处罚。
- 规范销售:销售时需保留完整进货查验记录、销售记录,并确保产品符合说明书要求(如不通过网络向个人销售高风险产品),一般不会被处罚。
二、违规经营将面临处罚
-
无证经营
- 未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销售三类医疗器械(如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将面临以下处罚:
- 没收违法产品和违法所得;
- 罚款金额为违法所得2~5倍(违法所得≥5000元)或5000元~数万元(无/不足5000元)。
- 典型案例:某药店因无证销售被没收产品并罚款2万元。
- 未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销售三类医疗器械(如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将面临以下处罚:
-
销售不合格或超范围产品
- 销售未经注册、过期或不合格的注射器,可被没收产品及违法所得,并处5000元以上罚款。
- 通过网络向个人销售高风险产品(如输液器),可能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如某连锁药店被罚2万元)。
-
其他违规情形
- 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或未保存销售记录,可能被责令整改或处以警告;
- 若违法行为严重(如引发安全事故),可能被吊销许可证或追究刑事责任。
三、处罚金额范围
根据违规情节不同,罚款额度差异较大:
- 一般违规:5000元~2万元;
- 违法所得较高:可达数万元(如违法所得9210元,罚款2万元);
- 情节严重:罚款上限为违法所得的5倍。
综上,药店销售注射器本身不违法,但需严格遵守医疗器械监管规定。违规行为将面临没收、罚款甚至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