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的风俗丰富多样,涵盖了生活、艺术、商业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风俗介绍:
生活习俗
- 房屋借住:有 “借死不借生” 的说法,即有屋宁愿借给死人停放,也不借给妇人生小孩,认为新生小孩会带走屋里福气。还 “借给单人宿,不借给夫妻宿”“借给睁眼睡,不借给瞎子住”。
- 家具用具出借:土坯模子、巴梁子、药壶这三样家具、用具兴借不兴还。土坯模子忌讳 “还土”;巴梁子因豆腐有 “都富” 之意,借去就不再归还;药壶属晦气货,借了不用送还。
- 饮食禁忌:酒桌上,斟酒时不捏酒壶脖子、不抠盖子,放壶时嘴不对客人,鱼头不对客人,客人不能藏酒盅。用碗和筷子时,筷子不敲碗,碗不能撂起来吃饭,筷子不竖插或平放在饭桌上。吃饭时不竖懒、不松裤带,不面朝别人背,不讲话。
传统技艺与艺术表演
- 晒盐技艺:淮盐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起源于春秋,经历了从海水煮盐到天日晒盐的过程,有 4000 余年历史,其 “五十六字诀” 是淮北盐场人总结的生产经验。
- 海州五大宫调:是以【软平】【叠落】【鹂调】【南调】【波扬】等为基本腔调,用曲牌连缀体演唱的艺术形式,明代嘉靖、隆庆后逐步形成,因地处苏、鲁接壤,南北方小曲杂调在此融会贯通。
- 玩旱船:俗称 “玩花船”,春节期间,一女驾船称 “花船瓤子”,一男执竹竿和芭蕉扇模拟撑船,称 “小丑”,以锣鼓等伴奏,仿效行船,边唱边说,深受群众喜爱。
商业习俗
- 敬财神:建国前,连云港境内商家均敬仰财神。中等以上人家设 “财神堂”,供奉文财神比干和武财神赵公明画像,小商贩也会在家中贴财神画,正月十五前烧香敬财神,正月初五为财神日,要吃寿面。
- 跳财神:正月初五财神日,贫穷的人会凑在一起,一人扮成财神,手持捧盘,上有假元宝,在锣鼓声中到商店 “跳财神”,求些赏赐,增添节日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