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条例》是国家为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同时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而制定的法律。以下是关于该条例的详细说明:
1. 条例基本信息
- 发布日期:2003年4月27日。
- 实施日期:2004年1月1日。
- 修订情况:条例曾于2010年12月20日修订,现行版本为2011年1月1日施行。
2. 条例结构及条目数量
《工伤保险条例》分为八章六十七条,具体结构如下:
- 总则(第1-6条):明确条例制定目的、适用范围等。
- 工伤保险基金(第7-13条):规定基金的来源、管理和使用。
- 工伤认定(第14-20条):明确工伤认定的范围和程序。
- 劳动能力鉴定(第21-28条):规定劳动能力鉴定的原则和程序。
- 工伤保险待遇(第29-43条):包括医疗费用、津贴、伤残补助等内容。
- 监督管理(第44-53条):对工伤保险的监督和检查机制。
- 法律责任(第54-60条):明确相关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 附则(第61-64条):条例的生效及其他事项。
3. 获取全文的途径
如果您需要查看《工伤保险条例》的全文,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 在线阅读:2024年最新工伤保险条例全文–监督管理-工伤保险华律办事直通车。
- 下载文档:新版《工伤保险条例》全文下载_39页_其他_PPT吧(需开通VIP权限)。
4. 条例核心内容
-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均需参加工伤保险。
- 基金来源: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于支付工伤保险的各项费用。
- 主要权益:
- 工伤职工有权获得医疗救治、津贴、伤残补助金等。
-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可申请生活护理费。
- 工亡职工家属可获得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如果您有其他具体问题,欢迎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