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六团(简称66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下将从历史背景、当前发展和社会贡献三个方面详细介绍66团。
历史背景
成立与发展
- 成立初期:66团的前身是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新一团,成立于1938年2月,主要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锻炼成长。
- 解放战争:新一团先后整编为八路军三八六旅十六团、晋冀鲁豫军区十六团、新四旅十六团和十七师五十团,参加了华北平原的抗日游击战争、百团大战等重要战役。
- 进驻新疆:1949年12月,五十团进驻新疆伊犁,1953年整编为五〇农场,1969年更名为六十六团。
革命贡献
- 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中,六十六团曾在山西的韩略村一举全歼日寇华北战地巡视团,受到毛主席的赞扬。
- 解放战争:在解放战争中,六十六团涌现出许多战斗英雄和特级爆破英雄,为全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发展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增长:2023年,六十六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7亿元,同比增长7.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1.36亿元。
- 产业布局:团场大力发展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设高标准苹果示范园、花卉基地、优质高效设施农业基地和文旅产业。
- 社会事业:团场拥有完善的行政和事业单位,包括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教育发展中心等。
文化与旅游
- 文化活动:66团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苹果文化旅游节,展示团场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成就。
- 旅游资源:团场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社会贡献
民族团结
66团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团场,现有汉、哈萨克、回、维吾尔等17个民族,团场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
志愿服务
团场组织志愿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普法宣传等活动,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意识。
经济社会发展
66团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新疆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六团不仅在历史上有着辉煌的战绩,而且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不断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66团在民族团结、文化旅游和志愿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新疆的繁荣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