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在2024年进行了多项医保政策改革,旨在提升医保服务质量、优化医疗费用结算、扩大医保覆盖范围等。以下是青海省医保政策的最新动态。
青海医保即时结算功能上线
即时结算功能概述
青海省于2024年3月1日正式上线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功能,基金拨付进入按周、按日快结算时代。在传统结算模式下,医保部门按月向医药机构拨付基金,最小周期为一个月。新的结算模式显著缩短了结算周期,提升了资金周转效率。
即时结算功能的上线不仅提高了医保资金的周转效率,还缓解了医药机构的资金压力,支持了医疗机构的发展。这一举措标志着青海省在医保结算现代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试点机构选择
青海省选取了省本级、西宁、海东、海南4个统筹地区的7家试点医药机构进行即时结算功能的试运行,包括1家三级、1家二级、4家一级医疗机构和1家零售药店。
试点机构的选择覆盖了所有险种和业务类型,确保了试点的全面性和代表性,有助于评估新结算模式在不同医疗机构的实际效果。
青海医保药品目录管理优化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
2024年,青海省优化了医保药品目录管理,制定了2024年医保目录共3148种,其中在国家目录基础上增补地方民族药60种,群众用药质量进一步提升。
通过增补地方民族药和调整医保药品目录,青海省在提升群众用药质量和覆盖范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增强了医保制度的保障能力。
集采药品和耗材
青海省持续推进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2024年累计集采药品990种、耗材100类,平均降价55%以上,有效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集采政策的实施不仅降低了药品和耗材的价格,还提高了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了医药市场的公平竞争和高质量发展。
青海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DRG/DIP付费管理
青海省在全国率先将省内异地住院医疗费用全部纳入DRG/DIP付费管理,并制定了《调整全省按病组和按病种分值付费分组方案》,实现了全省DRG病组、权重标准和DRG基础病组的“三统一”。
DRG/DIP付费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医保支付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青海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从制度启动初的年人均50元提高到95元,报销比例达80%-100%,不设封顶线,最大限度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大病保险的实施为参保群众提供了更全面的医疗保障,特别是对大病患者的高额医疗费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
青海医保电子凭证推广
电子凭证应用
青海省在全国率先实现医保码全覆盖,“刷脸”结算服务在定级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基本全覆盖,使用率全国最高。医保电子凭证的推广和应用提升了医保服务的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方便了参保群众的医保结算,提高了医保服务的覆盖面和使用率。
青海省在2024年通过上线医保即时结算功能、优化医保药品目录管理、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和推广医保电子凭证等多项举措,显著提升了医保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了医保制度的保障能力。这些改革措施不仅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还促进了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