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及相关政策规定,职工养老保险(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不能同时缴纳 ,具体原因如下:
一、政策规定与法律约束
-
养老金待遇唯一性
我国法律规定, 每个人退休后只能享受一份养老金待遇 ,以身份证号为唯一识别依据。
-
重复缴费处理方式
若在退休前同时缴纳两种保险,需办理 重复缴费退费 ,且缴费年限不累计计算。
二、参保人群与待遇差异
-
职工养老保险 :覆盖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个体工商户及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满15年可领取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覆盖未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按缴费档次领取基础养老金+约139元/月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三、转换规则
-
从居民养老保险转入职工养老保险
若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可申请转入职工养老保险, 原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折算 。
-
从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居民养老保险
若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足15年,可转入居民养老保险, 原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发系数139计算 。
四、建议与注意事项
-
避免重复参保 :若已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建议停止缴纳居民养老保险,避免未来退费损失。
-
灵活就业选择 :灵活就业人员可先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待稳定后根据经济状况选择是否转为居民养老保险。
综上,两种保险制度在参保对象、待遇标准及缴费年限等方面存在本质差异,无法同时享受。建议根据自身就业状态和养老规划,选择适合的养老保险类型。